本文目录
京城老字号匾牌的老北京牌匾概述
您象老字号的“八大楼”就有:东兴楼、正阳楼、泰丰楼、新华楼、万德楼、悦宾楼、庆云楼、会元楼;“八大居是:砂锅居、天兴居、鼎和居、广和居、义盛居、同和居、天然居、会仙居;您瞧这名字有多么响亮。除了“楼”和“居”,还有坊、德、顺、台、处、轩等字号,比如:便宜坊、全聚德、东来顺、玉华台、都一处、壹条龙、来今雨轩、同益轩、柳泉居。过去,在咱老北京的长安街上还有“长安十二春”风味餐馆。这“十二春”是庆林春、方壶春、东亚春、大陆春、新陆春、鹿鸣春、四如春、宜南春、万家春、玉壶春、淮扬春和同春园。
不管是“楼”、“居”,还是“坊、德、顺、台、处、轩、春”名儿起得好、字儿用得妙,就是不去吃,聊起来也为人津津乐道。
上面儿说的老北京的餐饮。下边儿再别的老字号。药铺喜欢用“堂”、金银首饰喜欢用“楼”、绸布业喜欢用“祥”、钱庄业喜欢用“恒”。还有内联升、马聚源、同升和、亨得利等等吉祥、兴旺的字号。念起来上口,便会过目不忘。
北京的老字号也远不止上面说的这些,还有天兴居、便宜坊、月盛斋 、稻香村、谦祥益、晋阳饭庄、内联升、步瀛斋、马聚源、瑞蚨祥、张一元、长春堂、亨得利、四联美发、普兰德、同升和、盛锡福、萃华楼、东来顺、全聚德、中国照相馆、碧春茶庄、同盛祥泡漠馆、东兴楼、成文厚、元长厚、一得阁、戴月轩、清秘阁、萃文阁、荣宝斋、文盛斋、全聚德、惠丰堂、瑞蚨祥、馄饨侯、小肠陈、王麻子剪刀、来今雨轩、泰丰楼、同春园和厚德福、烤肉宛、王致合、仿善、曲园酒楼、信远斋、天福号、月盛斋。说起来,这些个老字号是咱老北京的无形资产。
老字号和牌匾也有着不解之源,文化内涵丰富。而老字号的牌匾也多出于名人之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名人效应”。“有头有脸”的大字号,都要请名人、名书法家来书写牌匾。像茶叶铺中的张一元、吴裕泰、永安茶庄的匾,都是出于名人之手。这里特别一提的是“永安茶庄”的牌匾就是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写的,名声自然远扬。而且,当人们说起永安、张一元等店名时,也马上想到的是茶叶,而不是别的什么。
只要是老字号,大商家,上至皇上、下至宰相,也都愿意出手挥毫。比如北京的都一处烧麦馆的牌匾据说是清乾隆皇帝所书;鹤年堂中药铺和六必居酱园的牌匾出自明朝宰相严嵩手下。
再往下说,还有清代的同治、光绪二帝的老师、户部尚书、常熟人翁同和就写有菇古斋、尊汉阁、宝古斋、赏奇斋和秀文斋等5块匾。清代著名书法家宝熙、多罗克勤郡王、乾隆朝礼部尚书梁诗正等人的也都为当时的老字号写过牌匾。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现代,书法家、政界要员、文人也在光顾琉璃厂时,写了很多牌匾,这里边儿有李鸿章、梁启超、康有为、徐世吕、吴佩孚、郑孝胥、黄宾虹、张伯英、曾国藩、张大千等人。现代文人和书法家写的牌匾也不少,如郭沫若、启功、赵朴初、邓拓、舒同、李可染、吴作人、溥杰诸人,都在琉璃厂留下了墨迹。
如今,数十年、数百年过去了“老字号”和它的牌匾仍然是咱老北京的文化的标志。
全聚德的历史故事
“德”字为什么少一横
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请一位名叫钱子龙的秀才题写匾额。这一匾额几经风雨,一挂就是130多年。可是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全聚德牌匾上的德字少了一横。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当时杨老板把钱子龙请来,两人对饮开怀,杨全仁得知钱子龙书法非常好,于是马上拿出笔墨纸砚,请钱秀才题个字。由于钱秀才多喝了两杯,精神有些恍惚,一不留心,“德”字忘写了一横。
还有人说,当时杨全仁创业时,一共雇了13个伙计,加上自己一共14个人。为了让大家安心干活,同心协力,所以让钱秀才少写一横,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横一把刀。听到这,也许您会反问:那加上一横,不是更表示一心一意吗?
这些当然都是猜测和传说。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就是像象形字一样的字,可以有一横,也可以没有横。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宋元明清书法名家的墨迹中得到印证。比如,现立于北京国子监孔庙的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中的“德”字就没有一横;又比如生活在与全聚德创立同期的清代画家郑板桥本人书写的“德”字,有的带一横,有的不带一横。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钱币方面来考证“德”字。例如,北宋真宗年间(公元1004年)铸造的“景德通宝”的“德”字就没有横,而明朝宣宗年间(公元1426年)铸造的“宣德通宝”的“德”字就有横。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过去“德”字有两种写法,可以有横,也可以没有横,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全聚德为了保持其牌匾的历史原貌,所以牌匾上的“德”字一直少一横。
解放后全聚德最早的文字广告
在一本1950年11月1日出版的旧书里,有着全聚德的一则广告。只可惜这本书已没有书皮儿,无法知道它的书名。但从这本书的前言内容上分析推断,它是一本介绍北京,类似于《北京指南》的一本书。看它的出版时间可以推断,它是解放后全聚德最早的文字广告之一。它对于我们研究解放初期的全聚德提供了一手资料。
这则广告的上半部分是四行从右到左繁体字排列的四句话:
“各位到北京必须到前门外肉市廿四号 北京第一著名烤鸭专家全聚德去尝尝挂炉烤鸭”
广告的下半部分是纵列从右到左的繁体字说明文字:
“经百余年精心研究 营养丰富 酥脆焦嫩 美味适口 中外驰名 特聘名师精做各种菜羹 远年花雕 座位清洁 服务周到 诸君一尝 保证满意”。
总共54个字连着写,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接着是四列小字:
“电话定座 七·O六六八 外叫电话通知 准时送上不误”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全聚德的烤鸭已很有名气,就餐环境优雅服务更是没的说,不仅可以让客人堂吃,还可为顾客送烤鸭上门,而且有“准时”、“不误”的服务承诺。
全聚德(前门店)怎么样?烤鸭好吃么?
作为一家拥有154年历史的烤鸭老字号,“全聚德”早已成为北京的标签,可这个标签如今当的实在不容易,不少北京人最近吃完之后都感觉“贵”、“服务差”之类的评价。
其实全聚德烤鸭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贵确实贵了点,毕竟是一个老品牌,但是现在很多的平民烤鸭也都做得很不错,不用说非要去吃全聚德烤鸭,但是如果你有钱随便任性。
2004年,全聚德与首旅集团、新燕莎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将仿膳饭庄、丰泽园饭店、四川饭店收入囊中,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诞生。2007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首家A股上市的老字号餐饮企业。
全聚德在2004-2012年的几年时间里,全聚德的收入和利润一直在快速上升,并在11年创下了30%的增速记录,2012年,全聚德营收19.44亿,净利润1.66亿,均创历史新高。
但是打那之后,全聚德收入开始走下坡路了,一方面是因为在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国家禁止铺张浪费,政府官员高端消费风气得到遏制,高端消费服务业受到打击,像湘粤情这种的首先遭到冲击,全聚德也不能幸免,另一方面,2013年“禽流感”爆发,对餐饮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以烤鸭为主打菜品的全聚德。
北京全聚德的招牌为什么德字少了一横?有什么来历吗?
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开了全聚德烤鸭小铺后,请当时的一位叫钱子龙的秀才题写匾额。这一匾额几经风雨,跨了几个朝代,一挂就是130多年。可是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全聚德牌匾上的“德”字少了一横。这是为什么?请大家猜猜。
有人猜:当时杨老板把钱子龙请来,两人对饮开怀,杨全仁得知钱子龙书法写得非常好,于是马上拿出纸墨笔砚,请钱秀才题个字。由于钱秀才多喝了两杯,精神有些恍惚,一不留心,“德”字忘写了一横。
还有人说:当时,杨全仁创业时,一共雇了13个伙计,加上自己一共14个人。为了让大家安心干活,同心协力,所以让钱秀才少写一横,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横一把刀。听到这儿,也许您会反问:那加上一横,不是更表示一心一意呢?
这些当然都是猜测和传说。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就像多音字一样,它是多写字,有两种写法,可以有一横,也可以没有横。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宋元明清书法名家的墨迹中得到印证。比如,现立于北京国子监孔庙的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中的“德”字就没有一横;又比如生活在与全聚德创立同期的清代画家郑板桥本人书写的“德”字,有的带一横,有的不带一横。这说明,在过去“德”字的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
为了保持全聚德牌匾的历史原貌,所以牌匾上的“德”字一直少一横。
“全聚德”这三个字竟是慈禧亲手题字,这创始人和慈禧有着怎样的渊源?
“全聚德”并非慈禧亲自题字,只是因为慈禧而名声大噪。“全聚德”这一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创始人杨全仁当时只是一位从外地前来京城做生意的平民。据说全聚德最初开张后,并没有吸引多少客人,生意很是清冷。
一天,一位流浪汉来到了“全聚德”想讨点吃的,杨全仁见状便好心为他烤了只鸭子。没想到这流浪汉吃了之后说,你这鸭子烤的不好,你得让我留下了做你的厨师,否则这烤鸭一直都卖不出去。杨全仁看这人说的头头是道,便让他留在了店里做后厨,结果没想到这流浪汉烤出的鸭子的确色香味俱全,堪称一绝。
此后全聚德的名声便一炮打响,前来吃烤鸭的客人络绎不绝,全聚德在京城逐渐成为了高档次的酒楼。
后来慈禧六十岁生日宴便指定要来全聚德,一时间风声传遍了整个北京城,人人都知道京城里有那么一家连慈禧都要亲自光顾的饭店,这无形当中就是为全聚德打了广告。再加上慈禧太后对全聚德的烤鸭赞不绝口,更让这个招牌提高了知名度。
从那以后,全聚德便逐渐成为名人政客的指定宴席,全鸭席还被指定为国宴。人们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真遗憾。”可见,全聚德的确成为了北京的招牌和代名词。
类似的中华老字号还有天津狗不理包子,也是由慈禧太后捧红的,后来逐渐发展成天津美食的代名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全聚德和狗不理包子就如同一对难兄难弟,都慢慢沉寂和没落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全聚德牌匾图片」全聚德牌匾图片好看的》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3017.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