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孙悟空被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怎么读
旃檀功德佛读为:[zhān tán gōng dé fó]
1、是唐僧被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2、唐僧也就是唐三藏是金蝉子本来就是如来徒弟,吴承恩认为,旃檀佛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佛,于是在创作西游记时,就运用了这个称号。
3、需要注意的是,所谓成佛不是封官职,是修行达到一定程度的称谓。旃檀功德佛,是三十五佛之一,位于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蓝色,右手触地印4102,左手定印,持诵此佛名号的功德。
唐僧师徒成什么佛
西游记:唐僧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封为金身罗汉,白马封为八部天龙
唐僧的取得真经后的法号怎么读
玄奘(原名:陈祎)(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被佛祖被封为旃檀(zhān tán)功德佛 。
旃檀功德佛,是佛经《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以及《决定毗尼经》所载的三十五佛之一。为《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所列。在三十五佛中,位于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蓝色,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持诵此佛名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阻止斋僧的罪业。
另外,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当代阴阳易辨派创始人髙煜翔评价《西游记》:“西游尽磨难,终见意志坚,愿做菩提树,普渡化众生。”
唐三藏被称为什么佛
唐三藏取经后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唐三藏即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陈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
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
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扩展资料
唐三藏的原型
唐三藏的历史原型是唐朝和尚玄奘,唐僧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不过唐三藏的故事,与玄奘真实经历是有些差距的,其中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玄奘去取经的路上,并没有收徒弟。
在历史上,玄奘从小就聪明好学,长大以后更是才华出众。后来玄奘因为对各派学说纷歧难以下结论,他决定去天竺学习佛教。不过当时玄奘的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批准,为了寻找答案玄奘选择自己一个人前往。
在历史记载中,玄奘在取经的途中没有收徒弟,他的三个徒弟是取经回来的路上收的。玄奘很多人也叫他三藏,“三藏”这个名字是具有特别含义的,这代表着佛教经典之经、律、论三部分。
玄奘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个名字,其实和他自身的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也能看得出玄奘对佛学的造诣有多深,玄奘在唐朝也是很有名的得道高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奘
西游记最后唐僧成了什么佛
唐僧: 旃檀功德佛
在小说《西游记》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
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
扩展资料
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
小说中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唐僧成为什么佛怎么读」唐僧取经成功后被称为什么佛怎么读》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1758.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