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陈贤江
过去一年来,全球流行音乐的剧本不断被各种“意外”改写。
19岁的Lil Nas X,前脚还在老姐家里蹭吃蹭住,后脚就在Billboard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纪录;31岁的Lizzo,出道即巅峰,以“新人”姿态,力压全星,领跑格莱美提名。而在中国,陈雪凝和摩登兄弟刘宇宁这两位90-00后年轻人,此前并不为网友们熟知,如今是2019年内地音乐平台上的播放量担当。
这些名字,对于大众来说,或许还不算如雷贯耳,但他们背后的“抖音效应”却被全球媒体津津乐道。放眼当下国内各大音乐平台的热歌榜,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名字背后,十有八九得益于此。
抖音上,摩登兄弟有超过3155万粉丝
《沙漠骆驼》、《出山》、《往后余生》、《芒种》等歌曲都是抖音用户手把手捂热的,如果你到现在还不知道音乐平台上长期霸榜的Uu、en、阿悠悠、要不要买菜是谁,问抖音就对了。
“抖音热曲”席卷音乐榜单的趋势,两年前便初露端倪。2019年,抖音音乐开始致力于为音乐人赋能。在我看来,社交短视频的崛起,是上一个十年对音乐产业影响最大的五件事之一——
以抖音为代表的社交短视频正在加速音乐内容的迭代,推动音乐宣发模式的变革。
这个趋势,原本就写在这个十年既定的剧本里,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似乎正在加速甚至改变剧情的走向:“黑天鹅”跟前,线下受困的音乐人和音乐公司纷纷到线上寻找出路,于是就有了“云演出”热。
普遍认为“云演出”更多只是救急之举,但云场景下的音乐生态变革大势却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抖音音乐也在通过“寻找最美女声”这样的音乐直播项目,主动去影响音乐产业的剧情发展。
个性迥异的“最美女声”
“我从初中就开始留短发,高中时留过一阵长发,被我妈领着去剪短了,因为她嫌我没个性。”在唱了几首歌之后,一头利落圆寸的蒋一侨开始在抖音直播间里跟粉丝们聊起了自己的故事。
与此同时,另一位正在直播的女声吕口口,则跟朋友玩起来了连麦PK,被邀请连麦的好友开玩笑说吕口口声音有问题,个性爽朗的吕口口在直播间里回应说,如果可以,想众筹一块声卡,还有话筒。
相比之下,冯希瑶的直播显得文静一些,除了不时跟粉丝们聊会天,冯希瑶大多数时候只是静静的唱歌,一如她在选秀节目中表现出来的甜美和温婉。
这是3月5日,抖音音乐举办的“
寻找最美女声
”系列直播里的三个不同场景,三位个性迥异的女声,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着各自的音乐才艺和魅力。网友们的交流也很活跃,提问的、送礼物的,络绎不绝。当晚9点半,直播超过两个小时的吕口口,已经获得了24.7万音浪的打赏。“寻找最美女声”从3月3日起到3月8日,连办6天,有二十余组音乐人先后开播。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位,还有陈梓童、刘人语、苏北北和花粥等。与粉丝互动之余,音乐人们也借歌声致敬一线女性医护。
参与直播的音乐人,除了积累粉丝、收获网友打赏外,还有机会获得抖音音乐的推广资源扶持,对于音乐人来说,这是一件一举三得的事情。
在诸位女声唱响直播间之前,抖音还曾在2月中旬举办了“Doulive沙发音乐会”,参加的歌手有邓紫棋、刘宪华和张韶涵等。在线下活动全面受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不同主题的线上音乐直播活动,为音乐人们创造更多机会,为网友们提供更丰富的娱乐,成为平台的选择。
这既是特殊情况使然,但也是大势所趋。
“云演出”不只是意外
“最近好多音乐人玩直播,大家看没看?”我在微博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位读者留言说,“之前从不看直播的我,一连看了四五场直播,而且直播的这几位之前也从不直播。”
疫情改变大众的生活方式已无需赘言,线下活动场景的全面受限,必然促使大众生活向线上大范围转移,云吸猫、云喝酒、云上课、云演出。
话题层面的“云演出”,似乎只是过去一个月来的事情。在热点效应的刺激下,行业全面上线,音乐公司在线上举办“音乐节”、演出场地在线上放视频,很多过去从未涉足直播的音乐人,纷纷玩起了直播。
但“热点”通常并非横空出世,尤其是互联网上,平台层面的铺垫往往都是必要条件。对于抖音的重度用户而言,“云演出”或许并不新鲜,自2017年年底抖音启动直播功能之后,陆续有用户开始在抖音上做电音直播。
只不过,对于线下场景的重度依赖,让过去的“云演出”更多处于暗地生长的状态,直到疫情突发,线下活动全面停摆,“云演出”才受到业内关注。
就算没有疫情出现,线下娱乐向线上转移,也会有条不紊的发展,
尽管线下娱乐高度依赖线下收入,但抖音惊人的用户势能在过去一年里已经证明了,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流行音乐的剧本随时有可能改写。线上体验自然跟线下有着天壤之别,但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
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无论对于音乐人、音乐公司还是演出场地,都是空间和模式拓宽的必经之路。
宣发+直播,“云场景”下的新剧本
社交短视频和直播对于音乐行业的潜在影响,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抖音对于音乐宣发的赋能已经显而易见,音乐片段和短视频的结合,所组成的“超级传播体”,经由抖音上超过4亿用户的传递,在短时间内形成爆炸式的传播效果,从而改变着歌曲和歌手的“命运”,影响着歌曲的流行走势。
在此之前,互联网音乐生态里,还没有哪种方式能够如此完成作品的高效、快速、批量引爆,“音乐宣发”的模式也由此发生了巨变——
过去的音乐宣发,强调的是集中资源,全面包围,但如今在抖音上变成了单点引爆然后波及全网。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焦迈奇的《我的名字》,这首歌选择在抖音上首发,随后成为网络热曲。
抖音上已经有大量原创音乐人入驻
这是一种进一步
去中心化的宣发路径
,为预算相对较低的音乐人创造了条件。观察过去一年来的内地流行音乐市场,我们会看到,抖音孵化出来的“热曲”,大都来自不知名艺人,新歌和老歌也平等竞争——在抖音上,传播是相对公平的,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用户自主选择,而非艺人名气大小或资源堆砌。
话说回来,对于音乐人来说,宣发是一方面,收入是另一方面,只有当宣发和收入整合起来,才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而今年的“黑天鹅事件”正在加速这一趋势:
把传播创造的流量,沉淀到音乐人账号,然后借助直播完成流量的变现。
在我看来,“Doulive沙发音乐会”也好,“寻找最美女声”也罢,都有助于推动抖音生态的整合,完善抖音的音乐生态。而针对云场景的新动向,抖音音乐也推出了相应的举措,进一步为音乐人的线上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抖音音乐即将上线的主播招募计划,就把引入优质音乐人和音乐主播视为重点,并从
流量扶持、多维度宣发和提高直播收益
等方面全方位赋能音乐人。这种尝试多大程度上改写音乐产业发展的剧本,目前难以预测,但尝试的广泛化,必然有可能带来改变。何况,我们需要把眼光放宽一点,抖音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线是目前国内市场最具活力的互联网产品集群,字节旗下产品正在进行深度整合,对于音乐人或音乐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至少,
、火山、抖音等字节系产品已经足够大家在云场景下搭建一个可控的自传播矩阵,并在其中实现收入。
众所周知,字节正在致力于音乐产品线的拓展,抖音音乐近期的大动作,与此休戚相关。依托用户优势加上字节对于音乐的重视,抖音音乐的行业影响力势必有加无已,而未来互联网音乐剧情走向也由此留了了更多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