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教唱我爱你中国的视频(教唱我爱你中国唱歌技巧)

半岛记者  王悦

有一首歌,哪怕天涯海角,也会一人唱起万人和;有一段旋律,即使听过千遍,每一次听到都会泪眼婆娑。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心声,就像儿女对母亲的诉说。这不仅仅是一位海外赤子的思乡曲,更是所有华夏儿女共同的代表作。只有这么晴朗的心,才能有这么美的百灵鸟飞过;只有那样炽热的爱恋,才能如此深情地唱出——《我爱你,中国》。

几年前,青年歌手平安唱着这首歌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他对它感情很深。一直希望有机会去探寻这首经典流传背后的故事。今晚湖南卫视19时30分,湖南经视19时45分播出的湖南卫视、湖南经视联袂策划推出音乐纪录片《时光的旋律》(第二季)第八集节目中,平安将踏上旅程,去时光里寻找那份最初的感动。

《我爱你,中国》原唱者叶佩英:

这首歌是我的心之所依、根之所在、魂之所系

1979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徐徐吹起,中国对外的大门慢慢敞开,许多身处海外的侨胞们深受鼓舞,纷纷回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部反映爱国华侨心系祖国的电影《海外赤子》诞生了,影片插曲《我爱你,中国》随之在全国传唱,成为广大中华儿女心中的经典。对于这首歌的原唱者——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老师而言,这40年里,每当唱响这首歌,都感慨万千。

平安向叶佩英老师请教演唱技巧,叶佩英老师现场教唱:“搞文艺的人,一定要有丰富的想象,比方说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会把它唱成百灵鸟拍着薄薄的小翅膀在飞翔的感觉。”

叶佩英老师回忆道,当年曲作者郑秋枫老师给她发了一封信,她收到信后,顾不上吃饭便一口气看完,然后激动得落泪。《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就是叶佩英老师的心之所依、根之所在、魂之所系,是一首生命之歌,它完完全全把华侨们的心和对国家的情,都写出来了。叶佩英老师出生在马来西亚,她的父母亲告诉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国家叫唐山”,他们和祖国的血脉从来没有断过。

《我爱你,中国》由词作者瞿琮和曲作者郑秋枫这对“黄金搭档”联手创作而成。有人曾经对歌词第一句中的“百灵鸟”提出疑问,为什么不是别的鸟?瞿琮老师解释说,因为自己家乡有一种鸟的声音特别清脆好听,它的学名就叫“百灵鸟”。而歌曲开头的歌词,解释起来就是“百灵鸟从蓝天飞过,它在唱着一支歌,百灵鸟啊百灵鸟,你在唱什么?百灵鸟说,我在唱《我爱你,中国》。”

后来,瞿琮老师还和郑秋枫老师多次商讨,如何让词曲更完美地结合,既符合电影的情节,又要有意境。后来,随着电影的热播,由叶佩英老师演唱的《我爱你中国》传遍了海内外,成为盛传不衰的经典。

探访兴隆华侨们的归侨故事:

浮生忆往昔,祖国才是华侨的真正靠山

经由叶佩英老师引荐,平安特地到海南万宁,来到了电影《海外赤子》拍摄地——著名的侨乡兴隆,想听一听属于兴隆华侨们的归侨往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无数海外华侨不远万里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然后为祖国去奉献他们所有的力量,与兴隆华侨农场相伴一生。马来西亚归侨,原深圳信息学院副教授卓忠明老人比蓝老回来还早几年,兴隆华侨农场当时还都是深林,大家住着茅草房。睡着竹子床,几家人睡一个通铺,靠着一把镰刀一把锄头开辟深林。

卓老介绍,兴隆华侨农场现在看起来青山绿水,可是这些可可树、橡胶树、咖啡树和胡椒苗等,都来之不易。兴隆的热带作物有千千万万,但是都离不开最初的那颗黄金般的种子。卓老领着平安参观了目前我国最大的,也是年限最长的一片可可林,当年一位老华侨冒着危险,小心翼翼地把一颗可可果藏在皮箱,从海外带回。当时一共育出了25棵苗,最后却只存活了一棵,大家都无比珍惜地小心呵护着,怕老鼠咬,担心有夜鸟来吃。最后把它用蚊帐罩住放在了宿舍里,所以非常不容易。

以前,农场的归侨们都爱唱《劳动最光荣》,《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出来之后,就变成了他们的“场歌”,男女老少都会唱,都爱唱。卓老一时兴起,随手摘来一片榕树叶吹奏起《我爱你,中国》,悠扬的旋律在缓缓流淌……

在一片橡胶林,平安见到了几十年前兴隆华侨农场青年突击大队的队员们,蓝老带大家一起重温着当年青年突击大队的誓言:“决心战斗在第一线,兴隆荒地开不完,绝不收兵,劳动不计报酬,工作不计时间,个人不计得失……”老人们的脸上,依旧意气风发。卓老说:“不经风雨,不见彩虹。一定不要忘记我们归侨回国时的初心,就是回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就是奔着我们美好生活回来的。我们觉得很值得,祖国强大了,我们的靠山强大了。”

看着面前的这群白发老者,平安想起了“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这句歌词,他们就是青松,她们就是红梅!平安相信,当初为了创作《我爱你,中国》而前来采风的郑秋枫老师,也一定接收到了这份感动。70年时光交汇,中华儿女毫无保留,就是要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祖国母亲!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