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中国蛟龙号下潜最深是多少米
中国蛟龙号下潜最深是7020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潜。
蛟龙号是我国载人深潜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只是一个深海装备,更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不畏艰险、赶超世界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进军深海的号角。
蛟龙号深海探测器最深能潜到多少米?
“蛟龙号”的最大下限深度属于7000米级。
拥有下探6000米以上、能够真正下到海底进行作业的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只有5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
其中,美国的Alvin号,虽然它的下潜深度在这里面是最浅的4500米,但是它是所有载人潜水器当中取得成就最大、下潜次数最多、发表论文最多、科学发现最多的,所以它是公认最成功的一个;法国的鹦鹉螺号、俄罗斯的和平号下潜深度是6000米,日本造了一个下潜深度6500米,而中国造的“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了7000米,算得上是“第一梯队”中的佼佼者了。
"蛟龙"号在世界最深处下潜第一潜至多少米?
在5月23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3日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北坡进行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第一潜。
“蛟龙”号成功下潜至4811米,水中时间8小时50分,海底作业3小时11分。
当地时间7时09分,“蛟龙”号布放入水。11分钟后,“蛟龙”号潜向深海。
本次下潜主驾驶和副驾驶,分别由有着60多次下潜经历的“潜航英雄”唐嘉陵和深潜过10次的刘晓辉担任。
9时49分,“蛟龙”号抵达4800米级预定深度,开始作业:沿测线开展近底观察和取样,完成环境参数测量;采集近底海水、岩石和生物样品,获取26.3公斤玄武岩样品,16升近底海水样品,生物样品包括1只海参、1只海绵、1只蛇尾、2只海星。同时,“蛟龙”号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像资料。
13时,“蛟龙”号抛载返航,抵达海面用时2小时36分钟,从水面回到“向阳红09”科考船甲板用时23分钟。
“蛟龙”号所获玄武岩样品对研究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及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采集的生物样品则有助于促进深水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理学等研究。
作为工程下潜,本次下潜及作业过程中,下潜团队对潜水器的航行控制、均衡调节、水声通信与定位、机械手等作业工具进行了全面测试,完成了潜水器技术状态确认。
“本次下潜中,潜水器总体技术状态稳定,各部门配合流畅,完成了既定作业任务,为后续大深度下潜作业奠定了基础。”本航段现场总指挥邬长斌说。
本航段是“蛟龙”号自2013年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以来的最后一个航段,调查海域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深渊区。“蛟龙”号预计进行10次深潜,马里亚纳海沟第二潜计划于5月25日进行。
蛟龙号共进行了几次下潜实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多少米>
7月26日上午,中国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试现场传来捷报,“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并成功回收至“向阳红09”船。经确认,此次下潜试验完成了既定目标,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
阮煜琳)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8日完成了5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科学考察和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5188米。载人潜水器在水下多次进行坐底,开展了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和取样作业,获得了近底精细地形资料。
国家海洋局官员28日说,在7月26日完成第二次下潜试验并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后,根据未来24、48小时海况预报,海试现场指挥部研究决定,按照预定方案将第三次试验海区安排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进行。担任海试保障与警戒任务的“海洋六号”船已先期抵达试验海区开展了温度、盐度数据及海底地形测量工作。经过24小时的航渡,潜器试验母船“向阳红09”船于7月27日下午抵达试验海区与“海洋六号”船会合,参试队员利用航渡期间对潜水器进行了全面检修维护保养,确保潜水器以良好的技术状态迎接第三次下潜。
据介绍,北京时间28日凌晨2点30分,潜航员正式入舱,各部门准备就绪,海试现场指挥部刘峰总指挥发布下潜指令,第三次下潜试验任务正式开始。5点30分,潜器顺利下潜至作业区域,坐底后进行了210分钟的深海科学考察作业,作业内容包括海底照相、摄像、地形地貌测量及海底取样。9点07分,潜器顺利下潜至5188米水深;9点12分潜器完成海底作业开始上浮;12点15分收至甲板。此次下潜试验历时9个小时,整个过程各项仪器指标及通讯正常。
7月28日上午12点15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完成第三次下潜科学考察与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载人潜水器在水下多次进行坐底,并且开展了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和取样作业,获得了近底精细地形资料。此次下潜成功,验证了潜器在5000米深海底的作业性能。
搭载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于7月1日由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于北京时间7月16日抵达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蛟龙号”将在这里进行四次下潜5000米深海的试验。
7月2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北太平试验区成功完成第一次下潜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4027米。
最大下潜深度5188米:
2011年7月26日,“蛟龙号”成功完成了第二次下潜5000米的深海试验,下潜最大水深达5057米。
据介绍,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三次下潜海试完成后,海试现场指挥部根据海况条件将择机安排第四次下潜作业试验,进一步检验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及稳定性。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5000米级水深的突破,表明了中国有能力到达占全球面积70%的海洋深处进行探索,也为2012年中国冲击世界纪录的7000米海试奠定了基础。
蛟龙号下潜深度是多少?意义是什么
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
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
除中国外,其他4国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为日本深潜器的6527米,因此“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成功到达7020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
从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下潜至7000米,说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6月3日,“蛟龙”出征以来,已经连续书写了5个“中国深度”新纪录:6月15日,6671米;6月19日,6965米;6月22日,6963米;6月24日,7020米;6月27日,7062米。
下潜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3年6月17日16时30分左右,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三名下潜人员出舱,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
从2013年起,蛟龙号正式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2017年,当地时间6月13日,蛟龙号顺利完成了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潜,标志着试验性应用航次全部下潜任务圆满完成。
截至2018年11月,蛟龙号已成功下潜158次。
2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国家深海基地试验水池,进行了大修与技术升级后的第一个测试下潜。这标志着“蛟龙”号大修与技术升级全系统勘验、维修、系统升级、总装联调等陆上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正式进入一个了新的阶段。
下潜任务
1、南海
2010年5月31日至7月18日,蛟龙号在南中国海3,000米级的深海中共完成了17次下潜任务,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3,759米;
共在水底作业9小时零3分,这使中国成为了继美国、法国、俄国、日本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在其中一次下潜任务成功后,潜航员利用机械手在南中国海海底插上了一面中国国旗。
2、东太平洋
2011年7月1日上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伴随“向阳红09”试验母船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启航,奔赴东太平洋执行为期47天的5,000米级海上深潜试验任务。
2011年7月21日凌晨3点,中国载人深潜进行5,000米海试,“蛟龙号”成功下潜。5时许,蛟龙号潜水器已达4,027米左右,突破去年创下的3,759米纪录。
经过5个多小时的水下作业,8时许,“蛟龙号”首次深潜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11年7月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参加本次下潜的三位潜航员是叶聪、杨波和付文韬。
北京时间2011年7月28日9时07分,潜水器顺利下潜至5188米水深,再次创造了新的下潜深度,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
北京时间2011年7月30日,凌晨4时26分至13时02分,蛟龙号在完成第四次下潜并在海底布放标志物后顺利返回到“向阳红09”母船,历时近9个小时的下潜取得圆满成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度5182米的位置坐底,并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之后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锰结核采样等工作。
2011年8月18日,“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顺利返回并抵达了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
3、马里亚纳海沟
2012年6月3日上午,“向阳红09”试验母船将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来自中国18家单位的96名参试队员将挑战中国载人深潜历史的新纪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说,2012年6月中下旬,“蛟龙”号将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密克罗尼西亚海域进行7000米级载人深海潜水试验,试验将面临最大设计水深,高水压、低温等挑战。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蛟龙号现在最深能潜多少米」蛟龙号能潜多少米?》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2567.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