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怎么养」观赏泥鳅怎么养

本文目录

泥鳅怎么饲养

泥鳅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泥鳅怎么饲养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泥鳅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泥鳅饲养方法

1、施足基肥

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畜、禽粪均可),以繁殖饵料生物。

2、饲养方法

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米糠、豆饼、豆渣、麦麸、酒槽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3、日常管理

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捕捞方法

1、冲水捕捞法: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一条特制的鱼网,鱼网的长度可依进水口的大小而定,预先将网设置好,再放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观察到有一定数量时,迅速将网提起

2、食饵诱捕法:把炒香的小麦粉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竹笼沿池塘四周放置,引诱泥鳅入笼。此法一般在晚上进行,水温在25~28℃时诱捕效果最佳

泥鳅饲养市场前景

泥鳅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在国内,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将泥鳅视为滋补强身的佳品,市场需求年年攀升,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在国际市场上,泥鳅更是畅销紧俏的水产品,是中国传统的外贸出口商品,在日本、韩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尤其受欢迎。在日本,泥鳅的价格甚至高于鳗鲡,还经常供不应求。据市场调查显示:从1995 年至今,小泥鳅连续10 年走俏市场。国内市场需求量每年为10 万~15 万吨,但市场仅能供应5万~6 万吨,缺口很大,拉动市场价格连年攀升。1995年全国市场批发价平均为5 ~ 7 元/千克,2002 年上涨至15 ~ 18千克。近两年,有些市场批发价格甚至上升至32 元/千克。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泥鳅需求热度也逐年升温,订单连年增加,尤其是日本、韩国需求段较大。连云港口岸仅2006 年2 月份一个月就出口泥鳅542 吨,货值97 万美元,分别比2005 年同期增长了193 %和239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韩国对泥鳅的年需求量在10 万吨左右,中国已无大货可供。香港、澳门市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且数量较大。因此,许多部门和专家在预测未来几年最有前途的水产品时,都将泥鳅养殖作为热门对象之一。

有了市场销路,发展养殖就有了动力。

尤其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大,人们加大了捕捞天然泥鳅的力度,再加上农药及工业“三废”等的污染,使得天然泥鳅资源急剧减少,仅靠捕捞早就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人工养殖泥鳅开始在各地发展起来。中国的泥鳅繁育和养殖起步较晚,1985 年随着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泥鳅养殖业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如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省进行的苗种繁育和养殖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泥鳅人工繁殖的苗种可以和四大家鱼的苗种一样批量供应,池塘养殖成鳅,每667 平方米产量可高达1 000 多千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从养殖角度来看,泥鳅病害少,繁殖简单,运输方便,而且泥鳅能用肠呼吸,耐低氧,食性杂,几乎什么动、植物食料都能吃,饲料来源广,最有利于养殖的是由于能耐低氧,泥鳅的适应力特别强,几乎能在各种容器和水域中养殖,像木箱、水缸、水桶、土池、水泥池、稻田、莲田、荸荠田等,甚至排水沟中也能养。而且,养殖泥鳅成本低,市场价格高,所以经济效益显著。

稻田养殖,既可收稻谷又可产泥鳅,一举两得,每667 平方米稻田可产泥鳅50 ~100 千克,增加产值1 000 元以上;池塘养殖,每667 平方米可产泥鳅1000 多千克,产值至少10000 元,除去苗种成本、饲料成本、水电、防治疾病药物成本等,每667 平方米可获纯利6000 ~ 7000 元;网箱养殖,普通8 平方米网箱,可产泥鳅1000 千克左右,产值也要过万元,由于网箱养殖成本较高,纯利润能达5 000 元左右.

事实证明,泥鳅养殖有广阔的市场为依托,有成熟的技术为保证,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帮助养殖者走上致富之路。

养泥鳅怎么养

在家可以把泥鳅养在中、大型鱼缸里面,缸不能太浅,不然容易跳出来。由于它喜欢阴暗的环境,缸底要放一些泥或者水草。饲养时可以喂一些馒头粒、蚯蚓或者是鱼食。如果是用家里的自来水养殖,需要把水晾晒一天,才可以使用。

池塘养泥鳅:

1.施足基肥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畜、禽粪均可),以繁殖饵料生物。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2、饲养方法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米糠、豆饼、豆渣、麦麸、酒槽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3、日常管理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大部分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此外,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泥鳅怎么养

泥鳅养殖技巧:

1.修建池塘

泥鳅养殖可寻找向阳、温暖、排水便利处建池塘,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池塘周边保持干净,在池塘底部铺上土壤,厚度0.5尺,注入清水1尺,并在池塘底部栽种上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水温保持在15-30℃左右。

2.放养准备

在放养泥鳅苗前20天对池塘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用铁丝网封住以防泥鳅逃跑,同时施放有机肥150-250千克每亩,用于培肥水质。

3.投放种苗

泥鳅的种苗投放量按照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种苗可选择人工培育的或野外自行捕捉的优质种苗,主要表现为体壮无伤、大小均匀、活动敏捷,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4.合理投食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人工饲养过程中可以投喂的饵料比较多,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应投喂鱼粉、鱼浆、蚕蛹、动物下脚料以及麸皮、米糠、豆饼、瓜菜叶子等植物性饵料,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5.日常管理

养殖户需要注意每天2次巡塘,经常检查防逃设施,防止泥鳅出逃。同时关注水位、水质和泥鳅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在养殖的中后期每月施1-2次微生物制剂。遇到泥鳅病害需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怎么养泥鳅

泥鳅很皮实,对于水温、水质没有特殊的要求,甚至还可以过冬,属于比较容易饲养的生物。适合没有饲养经验的新人入手。

根据泥鳅的种类不同,个头也有差别,大的能够长到20公分左右,选用多大的鱼缸要根据成年泥鳅的体长而定。那么泥鳅该怎么养呢?

准备底砂

如果想要再现自然界中泥鳅的生长环境的话,需要在鱼缸底部铺上5公分左右的泥土、或细砂。泥鳅原本是潜藏在水底的泥中生长的,虽说泥土是它们的最爱,但是如果在鱼缸中铺上5公分的泥土的话,这些小家伙一旦藏进去就很难再找到,失去了观赏的价值,所以最好还是选用河边的细砂。幸好这些差别对泥鳅的日常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

泥鳅的进食特点是将饵料连同砂砾一同吞进嘴里,然后再把砂砾从腮里单独排除,从这一点来看的话还是河砂比较合适。另外,冬季泥鳅还需要潜入砂砾中借用冷水护体来进行冬眠。

在选取河沙的时候,要注意挑选那些没有棱角、细小的沙子,太过锋利的棱角容易划伤泥鳅或其他鱼体。

选用大点的鱼缸

建议选用45公分*(高)*30公分(长)*30公分(宽)的大缸。这个尺寸的鱼缸可以饲养10条左右的泥鳅。考虑到成年泥鳅体长10~15公分,不适合在小缸饲养。另外,建议尽量将鱼缸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是阳光直射的地方的话,要注意控制水温。还有就是,泥鳅耐寒性差,冬季的话需要注意水温过低,否则它们很容易进入冬眠状态。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放在室内向阳处,控制水温不要过低。水温控制在夏季27~31度,冬季7~10度即可。

鱼缸需要加盖

泥鳅夜间的运动量比较多,它们身体细长,很容易从鱼缸的空隙中跑出来。除此之外,它们对于震动很敏感,一旦受到惊吓也会从缸里跳出来,所以说,必须要给鱼缸盖盖。从这一点来说,鱼缸的深度要尽量高一些,40公分以上的鱼缸的话它们基本上跳不出来了。

自来水消除氯气再使用

跟金鱼一样,自来水放置一到两天、或者加入几颗明矾,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水质脏了之后也需要换水,具体的换水频率要根据饲养泥鳅的数量,鱼缸的大小来定,基本上两个月一次,换掉三分之二左右的水即可。

泥鳅能养吗,怎么养

养殖池:可以建立在排水方便的地方,底部要有淤泥,放入泥鳅前需消毒,可以选中上层的鱼跟泥鳅混养。食物:可以给它们吃鱼、昆虫、豆饼豆渣等,上午和下午各喂一次。水温:建议保持在22-28度。光照:有强光时可以人工遮光。水质:透明度保持在15-20厘米,不能太浑浊。建议定期换水,维持水质。

一、泥鳅能养吗

泥鳅是生活在我国的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类,在各地的淡水之中分布广泛。野生泥鳅基本在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是可以见到,另外人工养殖泥鳅的行为也比较普遍,范围也比较广。泥鳅中含有的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食用,因而也具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养殖者养殖它们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泥鳅的养殖并不是十分困难,因为泥鳅的适应性还是比较好的,不过为了让它们的长势更好,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比较多的。

二、泥鳅怎么养

1、养殖池:养殖泥鳅时,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养殖池,也就是池塘养殖的方式。需要选择在排水比较方便的地方建立养殖池,在底部需要放一些淤泥,因为泥鳅喜欢生活在淤泥多的地方,另外还可以种植一些植物。在放入泥鳅之前,最好对养殖池进行充分的消毒。将泥鳅跟其它鱼类养殖在一起也是可以的,可以选择生活在中层或者上层的鱼,因为泥鳅属于底层鱼。

2、食物:泥鳅是杂食动物,很多食物都可以吃。人工养殖的条件下,经常给泥鳅吃的就是鱼肉、动物内脏、昆虫等,另外还可以给它们吃豆饼或者豆渣。给泥鳅喂食可以每天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3、水温:水温对鱼类的食欲有影响,对泥鳅也是如此。因此,尽量能将水温一直稳定在22-28度之间,在这个范围?泥鳅的食欲和活性都是最好的。

4、光照:泥鳅不太喜欢强烈的光照,所以在光线比较强烈的时候,需要适当人工遮光。

5、水质:虽然泥鳅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但也不能一直不注入新水,一般来说透明度可以保持在15-20厘米,若太浑浊则需换水。

6、疾病防治:泥鳅容易得一种病叫做“气泡病”,是水中的一种有害气体导致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搅动水,让水底有害的气体排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泥鳅怎么养」观赏泥鳅怎么养》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2369.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