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传教士的传播方法
欧洲传教士为了打开传教之路,很注意用欧洲也存在高度发达的文明的事实打击中国人的中国中心的文化观。他们的翻译西方科技著作,介绍世界地理和域外文明,都服从于这一目的。
在明代,欧洲传教士向中国输入宗教和科学,传播科学并不比宗教少,因为中国人需要科学知识,只谈宗教不能得到士大夫的尊信。清代康熙前期也有传教士,但是他们很少谈科学(除一些天文历法),这是因为汉人不敢接近西洋人,传教士失去士大夫的支持,宗教也就遭到满族统治者的压迫,不能像明末那样顺利发展。 而在当时来华的传教士的科学素养并不比明朝中国的学者高明多少。
16世纪欧洲思想界的主导因素依然是神学,科学依然处于裨女的地位。耶稣会兴办教育的目的也只是让传教士掌握必要的知识以论证上帝的存在。《几何原本》的传播就是很好的例子。《几何原本》最为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它严密的逻辑体系,传教士学习《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种形式逻辑运用的宗教论证中。在传教士眼里科学仅仅只是一种感悟上帝的手段。明代的传教士利玛窦,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正如他在《中国札记》中所说:“于天主教的信仰奥秘相比,那(科学)真是雕虫小技而已。”利玛窦之后,另一位中国教区的会长龙华民,甚至直接把科学排除到传教士的言行之外。可见,传教士对科技的认识远远没有达到徐光启的水平。
以利马窦和汤若望为例。一开始利马窦为传教而传教,结果到处碰钉,相当不顺利。 利马窦改变了策略,决定采取曲线传教的方针,先向公众开放图书室、展示地图、宣传西方科技等,然后再伺机行事,马上就改变了处境。利玛窦的这些行动不仅吸引了很多平民百姓,而且也招来了很多知识分子,招至大批中国士大夫的亲徕,影响也越来越大。先是瞿太素跟随他,瞿学会并亲手制作了天球仪、星盘。 后来向利玛窦学习数学的人多起来:有知名学者顾起元、知府王泮、著名学者李心斋的儿子及他的两个学生和当时的翰林王肯堂的学生张养默等。
早在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之前15年(这个时期是1592年)已经有人开始作这方面的尝试了。这个急先锋便是瞿太素。但是,显然这次的翻译不是利玛窦主动和有意识的,是瞿太素为自己学习的方便和显示自己的才学翻译的。翻译的内容也仅是《几何原本》第一卷。
当利马窦要张养默去传播基督教的时候,张说这纯属浪费时间,他认为以教授数学来启迪中国人就足以达到他的目的了。当张养默曾经想要翻译《几何原本》时,也则遭到利马窦的拒绝。但利马窦到京城后发现,如果不向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提供西方科技知识,相互交往就消极,来拜望他的人远不如从前。徐光启坚持说“算术者,工人之斧斤寻尺,历律两家旁及万事者,其所造宫室器用也,此事不能了彻,诸事未可易论” ,利马窦这才勉强同意了共同翻译《几何原本》的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多中国最高等级的官员和士大夫都参与进来研讨商量,如杨廷筠、李之藻、叶向高、冯应京、曹于汴、赵可怀、祝宰伯、吴大参。其中叶向高在万历三十六年后曾三次担任明朝最高级别的文官——内阁首辅。
万历32年,利玛窦在给远东耶稣会会长范礼安的信中说:“我们和京中显贵相过从,其中有大学士、尚郎、侍郎和近支宗室等。给他们讲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央、日月蚀的道理。又给他们制浑天仪、地球仪、绘制世界地图,答复他们无数的质问。从此,他们不能再认为西洋人愚昧无知了。”到崇祯9年(1636年),明朝官员士大夫入天主教者有一等大员14人,进士10人,举人11人,生员300人。崇祯13年,明朝宫廷内及皇族宗室奉洗入教者有后妃3人,宫女50人,宦官40余人,皇族140 余人。全国范围内入教的到明末估计可达四、五万人。可见,明末朝野上下已有相当浓厚的崇尚西学、西教的气氛。尽管中西文化的矛盾表现于对待传教士与其传教活动上屡有冲突,但总趋势是西学东渐的程度愈加深入。
利玛窦的成功经历,使传教士们认识到,要想在中国传教成功,必须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并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礼仪习俗,而“最善之法莫若以学术收揽人心”。于是来华传教士大都是当时西方的饱学之士,在科学上有着较高的造诣,以宣传西方的科学文明作为传教的重要手段。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法国传教士金尼阁于1620年携入的7000部书,“金尼阁远来修贡,除方物外有装潢图书七千余部……书籍见顿香山澳,俾一朝得献明廷。”这些书籍中,“除吾人图书馆所习有之人文类、哲学类、神学类、教义类及其他名著外,余所搜医学、法学、音乐类书,亦复甚多,而今日所发明之数学书,则可谓应有尽有。”传教士们一面编译出版,一面还与中国学者合作,直接用中文进行著述,向中国传播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西方的先进火器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传入中国的。
而看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中国的境遇。汤若望在明朝的时候著述颇多,他参与编写翻译的著作有《远镜说》、《主制群征》、《坤舆格致》、《浑天仪说》五卷、《西洋测日历》一卷、《民历补注释惑》一卷、《大测》二卷、《星图》八幅、《恒星表》五卷、《交食历指》七卷、《测食说》二卷、《测天约说》二卷、《新法历引》一卷、《历法西传》、《主制群徵》二卷、《古今交食考》一卷、《学历小辩》一卷策:“一、《恒星出没》、《交食表》等等,其中涉及天文历法的,基本上都是包含在《崇祯历书》内,或和《崇祯历书》有关。明末汤若望还撰写了对西洋火炮的整个制造工艺的《火攻挈要》一书。在满清统治下,“从1644年到1663年,汤若望再没有创造性的著述。”
崇祯十二年,天主教传教士毕方济直接向崇祯帝上奏富国强兵四大曰明历法以昭大统,一曰辨矿脉以裕军需,一曰通西商以官海利,一曰购西铳以资战守。”崇祯帝以开明的态度准奏。但很快明亡,没有起到作用。
利玛窦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病逝于北京,享年59岁。其生前信徒已达200多人。 按惯例,外国人死后都要移葬澳门,但中国人为了纪念利玛窦,上奏朝廷,申请赐地、下葬北京。明神宗破例准奏,亲赐安葬祀费,赐北京西郊“二里沟佛寺,房屋三十八间,地基二十亩,畀葬利子”“立石为文记之” ,墓碑由顺天府尹王应麟所立。这年十月下葬时,文武百官都参加了葬礼,非常庄严隆重。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曾记载,“时有内宦言于相国叶文忠(引者注:即内阁首辅叶向高)曰:‘诸远方来宾,从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文忠公曰:‘子见从古来宾,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如无论其它,即其译《几何原本》一书,即宜钦赐葬地。’”内阁首辅如此看重《几何原本》,可见明朝的统治阶层对科学的重视和不凡的胸襟。 利马窦死后,澳门教会当局借口应以传教为根本,不准传教士散播科学。当熊三拔在徐光启要求合译《泰西水法》时就表现出心不在焉,使徐光启很不满意,说“可以窥见其人”。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南京发生礼部尚书沈榷拘捕天主教外籍传教士王丰肃等人的事件,史称南京教案。利玛窦死后,天主教禁止教徒进行祀天、祭祖、礼拜等仪式,直接与中国传统思想相对抗。徐昌治辑《破邪集》,收集了许多排教文章,认为天主教破坏中国伦理纲常,图谋不轨,力主驱逐外国传教士。 明末反天主教的文集《圣朝破邪集》中有以下五条典型材料批判天主教的灵魂说:一,黄贞《请颜壮其先生辟天主教书》;二,许大受:《圣朝佐辟》之三“辟裂性”;三,林启陆:《诛夷论略》;四,圆悟:《辩天三说》;五,费隐:《原道辟邪说》之三“揭邪见不循本分以三魂惑世”。 直到1629年崇祯皇帝重新修历,传教士的危难才出现转机。
17世纪初,方济各、多明我等欧洲修会的传教士在利玛窦打开的良好传教局面下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对耶稣会取得的成就既羡慕又嫉妒,同时又不赞同耶稣会走上层路线的策略,对祭祖和葬礼风俗之盛及耶稣会士允许中国教友进祠堂、入孔庙祭拜等非常不满,认为中国礼仪属于宗教迷信性质,应予以制止。1643年,多明我会士黎玉范到罗马向教皇呈递了17条对耶稣会的指控。
在日本,自从1549年第一位耶稣会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到达九州以来,已有大批人自愿皈依罗马天主教。但是,西班牙人于1571年征服了菲律宾群岛,随后于1580年同葡萄牙人一道主宰了菲律宾,这就使丰臣秀吉和继之而来的德川幕府害怕西班牙人会把皈依天主教的日本人作为他们企图征服日本的“第五纵队”。早在1587年,丰臣秀吉就下令驱逐基督教传教士。1614年,德川幕府发布敕令,禁止基督教在日本活动。1622-1638年间,基督教在日本受到残酷迫害。
满清统治者与明朝不同,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全部拒绝,这和明末士大夫积极学习西方的态度有天壤之别。对待耶教从理论上的驳斥变为政治上的严禁,其实是一种倒退。如1805年(嘉庆十年)满清禁止西方人在华刻书,传教和设立学校。 (1842-1860)传教与不平等条约的关系,一直以来为华人教会避讳;除了牵涉敏感的政治因素外,亦关联了许多复杂的神学问题如政教关系、对传教历史的评价等,故此很难教人心平气和地讨论,但稍为跳越基督教的圈子之外,便会发觉这个问题实在是难以逃避,亦难以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在过去百多年间,中国人连续不断地对基督教作相类似的指控:如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传教士是侵华的先锋等,这个历史现象,当然不能单以国人误解、偏见便可解释过去。从现实的角度看,此等历史性的指控,至今日仍相当程度上存在于史学界里面,并且绝不限于中共史家;他们的看法起码是依据了部分的事实的。因此,即使我们在感情上抗拒去接受、甚至理解这些对基督教的攻击,但仍必须面对它们,起码需要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
当基督新教在第十九世纪传入中国时,正值中国面临千古不曾有的巨变噩运。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挟着工业及科技革命带来的船坚炮利的优势,以压倒性的力量爆破中国的大门。面对着强列的入侵,中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让步,自南京条约始,不断与西方各国缔结多条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权利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国家,她的主权和独立性已受到严重的危害。国人所感受的屈辱感和亡国危机意识如何浓厚,是可以想像的。
惟有当我们认清这个基督教的传入和发展的背景,我们才能了解中国人的排外心态;反教事件为何层出不穷,中国人对基督教的不合理待遇才不至于变得不可理喻。倘若撇开中国近代史,孤立地看教会的情况,我们将永不可能接触到那幅真实的图画。
乔伊斯牧师的中文讲道视频在那下载
在网易可以下载。
《都柏林人》是英美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乔伊斯塑造了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神父形象,这些人物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主教爱尔兰的一些社会实际情况,也承载着乔伊斯本人对天主教复杂的情感态度。
网易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为用户提供免费邮箱、游戏、搜索引擎服务,开设新闻、娱乐、体育等30多个内容频道,及博客、视频、论坛等互动交流,网聚人的力量。
天主教文化:天主教的信仰是什么?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如果没有信仰那就不可能形成宗教,信仰就是伴随宗教而产生的心灵产物和哲学意义,是宗教的精神支柱。
那么,在 天主教文化 中,天主教的信仰是什么呢?一起随我来看看吧!
三位一体
天主教认为,三位一体是奥迹,这种奥迹是不能让世人所完全明白的,只是描述了三位一体的由来和形态。天主教认为,世界和宇宙中存在一种超自然和超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天主。他是独一无二、无所不能、创造有形和无形万物的神。由于他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神,所以称他为“三位一体”的天主。因圣父在天,称他为天父,被认为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力量。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圣子为耶稣基督,由圣父所生,并受圣父的派遣降临人间,以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牺牲拯救世人的苦难。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圣神由圣父、圣子所共发,圣神启迪人的智慧和信仰,使人弃恶从善。
天主创世
天主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天主创造的,人类当然也是天主创造的。《旧约·创世纪》记载:天主用5天时间创造出了自然界万物,第6天造人,第7天歇息。正是因为天主创造一切,他才被说成是至高无上、全能全知、无所不在的唯一真神,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人的原罪
天主教认为,人的本性是有罪的。因为天主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厄娃(即夏娃),他们被安置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后来在魔鬼(蛇)的引诱下他们偷吃了伊甸园内善恶树上的果子,因而触怒了天主,被驱逐出乐园,到地上劳动。亚当和夏娃的罪一直传到他们所有的后代,即人类的原罪。通过入门圣事(圣洗)可洗去入教前所犯的罪。
救赎
天主教认为,耶稣降生人世,就是为了救赎罪恶满盈世人。天主派遣其独生子耶稣降世人间,为人类的罪代受死亡,流出鲜血,以血盖住人类的原罪(就像出埃及记里神要击杀埃及人的长子,叫犹太人用羊血盖住自己家的门框所以神会越过犹太人的家而不击杀犹太人的长子)。只有相信和依靠一个救世主耶稣为人类赎罪,人才能求得死后永生。
天堂地狱
天主教认为,世上的人有善有恶,将来基督从天降临,审判地上的活人和死人,善人将进入天国获得永生,恶人将被抛入地狱受永罪。教会把天堂描绘成一个极乐世界。它是“黄金铺地、宝石盖屋”,“眼看美景、耳听美音”,“口尝美味,每一感官都能有相称的福乐”。地狱则到处是不灭之火,蛇蝎遍地,可怕到了极点。此外,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还有炼狱。生前有小罪而在死亡前危机时办告解的人,他们需要进入炼狱净化自己的灵魂,为生前所犯下的罪做补赎,而后可以进入天堂。
忍耐苦难
天主教号召人们做到对自己所受的苦难忍耐、顺从,多祈祷,依靠天主三圣的帮助积极面对自己的生活。《新约·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讲,要人们在积极的方面顺从,因为正义的权是天主给的。因此,抗拒正义就是抗拒天主的命令,抗拒的必自取刑罚。总之,天主教相信天主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神),敬礼圣母玛丽亚。宣扬圣父创造天地万物;圣子降生成人,为救赎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死而复活,打破天和人的界限,成为天主与人的唯一中保;圣神来自圣父和圣子,是赋予生命之神。
北京宣武门天主堂(南堂)怎么样
宣武门天主堂,俗称南堂,是北京最早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始建于1605年,现存的建筑建于1904年,是一座三层的巴洛克建筑,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前门西大街141号。
大堂是哥特式拱券形建筑,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附属建筑约400平方米。顶为供券形,正面有精致的砖雕,柱顶有木刻浮雕馏金花纹。祭台上悬挂着大幅圣母玛利亚油画像。外观宏敞,加上镶嵌着彩色玻璃窗,更显得富丽堂皇。
教堂主体建筑为砖结构,面向南方,采用了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取十字形,长八十尺,宽四十五尺,教堂屋顶做穹窿状。三个宏威的砖雕拱门并列,将整个建筑立面装点得豪华而庄严,整个建筑里面磨砖对缝,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
1605年(明万历33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较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是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1664年,汤若望被弹劾下狱,该堂一度被毁,汤案平反后康熙又拨银重建,1775年遭火灾,后又重建。1900年曾被义和团焚毁。1902年又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经多次修葺。
西侧的大门不像其它教堂那样用西洋门,而是用了中式三开间大门,显示出南堂和皇家的历史渊源。
顺治皇帝曾24次来到南堂与在清政府内任钦天监职的汤若望神父促膝谈心。该堂以无玷始胎圣母为主保。堂院内除神父住房外,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等,皇帝赐匾“通微佳境”,称汤若望神父为“通微教师”。
南堂内有原教堂石碑二,其一为清世祖御制天主堂碑记,今已字迹不清,嵌于大堂前两侧墙壁上,大堂西墙原竖立的铁十字架,约高1丈2尺,系南堂最早的遗物。
更多关于北京宣武门天主堂(南堂)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b5a25161573200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天主教与基督教有何异同
既然楼主又问了,我就补充一下。据我所知,耶稣基督是我们和主之间的中保,然而我们和耶稣基督之间中保一般是圣母玛丽亚,当然这里还是很复杂的,如果我有说的不对的或者不全的,还望各位指教。另外我是个天主教徒,有些地方和基督新教不同,也请诸位新教的弟兄姐妹们指教。
哪里哪里,这次我有重新温习了一下慕道者的知识,后来发现好多我都忘了,嘻嘻。另外我还想补充一下天主教在礼仪语言方面原来确实是采用拉丁文,以至于现在一些年长的神父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拉丁语,但是现在在全国各地的天主教堂都已经使用中文进行弥撒,而且在世界各地也都推行了礼仪的本土语言化,并根据各地外国和外族教友的需要有各自语言的弥撒,我在的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就有英文和韩文弥撒,也是为了方便教友和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接触我们也能加入我们。我是天主教慕道者,我和我周围教友还有熟识的神父、修女从来没有认为教皇是天主和人的中介,天主教徒也都自己祈祷,(祈祷的向导是神职人员、修会会士、修女及传道员,他们负责教导其他信徒,儿童青年该如何祈祷,这一点和牧师有些相似)并不是要到神父处才能祈祷,我们祈祷也都是藉耶稣之名到达天父,所以耶稣的人性、是天主圣神教导我们祈祷天父的中保。另外引发这个疑惑的问题其实应该在于天主教告解圣事的设立上。根据新约圣经若望福音20章21~23节,“‘耶稣又对他们说:”祝你们平安!我派遣你们,一如父派遣了我。’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嘘气说:‘领受圣神吧!你们赦谁得罪,谁得罪就赦了;你们留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援引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中英文对照新约全集),另外在玛窦(马太)福音十六章19节,十八章18节,也有相似的话。我们相信历代教宗和主教们是圣伯多禄(圣彼得)和宗徒们的继承人,所以他们也继承了赦罪权。神父们是主教们的有力助手,所以也分享主教们由宗徒们继承的赦罪权,在主教们的领导下,为教友执行赦罪的任务。(援引河北天主教信德室编著《慕道者指南》183页),我想这下问题就没有了吧。
我想解释一下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主要区别在于:
1、在成就大义上,基督教各派除圣公会外都主张只靠信德就可成义,不需要行善功;天主教按耶稣基督的教诲,一方面靠心德,一方面要遵照天主的旨意行善功。
2、在圣事上天主教有七件圣事:洗礼、坚振、圣体(天主教徒相信面饼和红酒经过神父祝圣后从实质上就成为耶稣基督的体血,因此称圣体圣事)、婚配、告解(我们认为主教们是使徒的继承人,根据新约圣经若望福音20章21~23节,便有了现在的告解圣事)、圣秩(也称神品,即成为神职人员)、终傅(病傅);基督教各教派都予以变化(并不成为圣事)或者删除。另外天主教不许离婚,基督教允许。
3、根据教义的来源:按天主和基督的传授,有两个来源:圣经和圣传,又称信德宝库;基督教只承认圣经为唯一根源。
4、圣经的卷数目录,天主教新旧约共七十三卷,其中旧约四十六,新约二十七;基督教圣经只有六十六卷,旧约只有三十九卷,基督教把旧约中用希腊原文写的七卷删除,不承认是圣经
5、在礼仪上,天主教注重礼仪生活,基督教在一些礼仪方面则予以简化和删除。
6、在体制、信仰内容和教务行政上,普世天主教会都奉行统一的教义、戒命、圣事;基督教各教派都有不同,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7、对于圣母玛丽亚,天主教给与适当的敬礼,因为她是耶稣基督的母亲,养育基督,在基督代人补赎时为基督分担精神上的痛苦,并有服从、谦卑、忍耐等等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基督教都不敬礼圣母玛丽亚,有的极端份子甚至谴责、曲解天主教恭敬圣母玛丽亚的本意。
8、关于供奉圣像,天主教许可教友在家中供奉圣像,共教友瞻仰敬礼,比如供奉耶稣苦像,就会使我们想到耶稣为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赎罪的大恩等等。基督教反对供奉圣像,认为是崇拜偶像,是罪恶的行为。
9、关于祭祖,天主教为慎终追远、发扬先祖的美德,在一些时候举行祭祖典礼,遵循天主十戒第四戒。基督教反对祭祖典礼,认为是崇拜偶像。一般行鞠躬礼。
10、在称呼方面无论是对于主的称呼也有不同,天主教称天主,基督教成上帝,在天主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天主教根据圣经译为圣神,基督教译为圣灵。在圣经中对与地名、人名的翻译也有不同,如天主教称伯多禄,基督教称彼得,其他不一一列举。
11、神职人员,天主教神职人员,修女等需要发愿终生坚贞,基督教无此要求。另外天主教神职人员称为神父"priest"(比神父低一级的叫执事,高一级叫主教"bishop",其主要区别为可执行圣事的多少),基督教根据教派不同多称为牧师"minister",也有称为长老等等的。天主教有修女,基督教没有。
另外耶稣和基督是同一位,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参考资料:河北天主教信德室编著《慕道者指南》;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中英文对照新约全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天主教进常咏视频」天主教进常咏视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1826.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