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俄罗斯领土的加里宁格勒地区为何远离俄罗斯是怎么形成的?
- 加里宁格勒州是哪国的
- 俄罗斯唯一的一块飞地加里宁格勒是怎么来的
- 苏联解体时,为何俄罗斯在千里外留下一块飞地?
-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这块飞地,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俄罗斯领土的加里宁格勒地区为何远离俄罗斯是怎么形成的?
加里宁格勒州被成为“飞地”,以下是其形成的原因:
加里宁格勒州游离于俄联邦本土之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其原来是德国东普鲁士的一部分,它的中心城市是哥尼斯堡,即现加里宁格勒。1945年4月二战结束前夕,苏军攻占哥尼斯堡。根据同年8月苏、美、英签署的波茨坦协定,哥尼斯堡连同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划归苏联版图。1946年,苏联在这里设州,并以刚刚去世的苏联领导人加里宁的名字命名,哥尼斯堡也改名加里宁格勒,定为该州首府。从此,加里宁格勒成了苏联的重要海军基地、贸易港和渔港,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独立,夹在波兰、立陶宛之间的加里宁格勒州与俄罗斯本土的陆上联系被切断,加里宁格勒州变成俄罗斯的飞地,与俄罗斯其余部分隔离。成为一块远离俄罗斯本土几百公里的土地。加里宁格勒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仅有的两个不冻港。
扩展资料: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的联邦主体之一,是俄罗斯联邦最小的州,属西北联邦管区。它位于俄罗斯的最西边,有着与其它地区相比独特的地理状况。加里宁格勒州南邻波兰,东北部和东部与立陶宛接壤,与俄罗斯本土不相邻,是一块飞地。从加里宁格勒到华沙距离为400公里,到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的距离均在600公里左右。
加里宁格勒州大部分地区是平原。位于东南部的波罗的海垄岗海拔230米。海拔最高的地方是维什特涅茨高地(242米)。
气候是海洋性向温带大陆性转变的气候。年均温度零上8度。1月份平均气温零下3度至零下5度。7月份平均气温零上15度至零上17度。年均降水量大约700毫米。
波罗的海角和库尔什角将两大淡水湾——加里宁格勒湾和库尔什湾与大海隔开。两大河流:涅曼河——115公里,普列戈利亚河——123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维什特涅茨湖——18平方公里。
加里宁格勒州位于混合林区域。阔叶和深色针叶树木(橡树、云杉、松树、桦树、椴树)占地面积15%。
州境内有灰兔、松鼠、林貂、狐狸、狍子、野猪等其他野生动物。禽类众多。水中有捕捞价值的鱼类非常丰富:在淡水海湾——欧鳊、梭鲈、胡瓜鱼、鳗鱼;在海中——波罗的海鲱、棱鲱、胡瓜鱼、鲑鳟鱼。州境内有一个库尔什角国家公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加里宁格勒州
加里宁格勒州是哪国的
俄罗斯。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的联邦主体之一,是俄罗斯联邦最小的州,属西北联邦管区。
它位于俄罗斯的最西边,有着与其它地区相比独特的地理状况。加里宁格勒州南邻波兰,东北部和东部与立陶宛接壤,与俄罗斯本土不相邻,是一块飞地。
俄罗斯唯一的一块飞地加里宁格勒是怎么来的
这地方原先叫东普鲁士,中世纪时是条顿骑士团的属地,居民大多是日耳曼人。
神圣罗马帝国分裂后东普鲁士向波兰效忠。俾斯麦时期东普鲁士重归德意志。
二战后东普鲁士被苏联占领,此之前大部分东普鲁士居民已经撤回德国本土,他们再也没有能回去,于是东普鲁士就彻底成为苏联领土,而且从二战结束后,大部分新迁入的居民都是俄罗斯人,苏联政府将地名改为加里宁格勒。
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但加里宁格勒没有独立,于是把加里宁格勒就成了飞地。
苏联解体时,为何俄罗斯在千里外留下一块飞地?
近几年来,加里宁格勒的存在感极强,每当北约声称要东扩,或者在捷克、波兰等国部署反导系统时,或者在靠近俄罗斯的北约国家进行军事演习时,俄罗斯都会把加里宁格勒搬出来,给予北约国家回击,警告称“要以军事手段应对”。
(加里宁格勒区位图)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加里宁格勒的北面和东北面是立陶宛,南面是波兰,西北部和西部是波罗的海。这个面积不过1.5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百万的俄罗斯最小的州,恰好位于波罗的海和欧洲大陆的中部、苏联的最西部。它距离莫斯科足足有1200公里,离波兰边界却只有35公里,离立陶宛边境也不过70公里。
加里宁格勒有几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它是俄在波罗的海仅有的两个不冻港之一,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总部所在地,是俄罗斯反击北约东扩的战略前沿阵地。
同时,加里宁格勒也是俄罗斯最大的琥珀产地,这里每年出产优质琥珀约800吨,占全世界琥珀产量的三分之二。
它还是俄罗斯乃至欧洲的旅游胜地,这里气候温和,风景优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如果要说加里宁格勒的最大特点,无疑要数它是俄罗斯唯一的一块飞地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白俄罗斯都横亘在它和俄罗斯之间。走在加里宁格勒的街头,到处都能看到德国人留下的痕迹,整座城市充满着独特的“苏德混血”气息。
(加里宁格勒的“苏德温血”风格)
那么,这样一块飞地是怎么成为俄罗斯领土的呢?
加里宁格勒之所以会成为俄罗斯的飞地,其形成历史是漫长的。
远在13世纪中叶,勇猛剽悍的条顿骑士团就在一位捷克国王的率领下,来到了东普鲁士。他们一路所向披靡,摧毁了特旺斯特,征服了桑比安部落,远征到波罗的海岸边这块土地上时,立即被这里温湿润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所吸引,决定在这里修建城堡,并将它命名为柯尼斯堡,意思是“国王之山”。
至此以后的300年时间里,柯尼斯堡一直被波兰人和日耳曼人所掌控。
欧洲30年战争期间,来到柯尼斯堡的德国人越来越多,这里也成为了德国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中心。直到1815年起,柯尼斯堡被称作“东普鲁士”,成为了普鲁士王国最东的一个省。
在历史上,柯尼斯堡一直都是俄罗斯和德国争斗交流的最前沿。
在18世纪初期,沙皇彼得大帝帮助普鲁士打败了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入侵,还顺便将数十位孔武剽悍的近卫军士兵送给了他。
普鲁士国王为表示感谢,将一座近6吨的琥珀屋赠送给了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欣喜若狂,下令将这个无价之宝安放在圣彼得堡郊外的沙皇村。
(彼得大帝)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柯尼斯堡独特的战略位置,这里也成为了苏、英、美、德争夺的要地。美丽而历史悠久的柯尼斯堡在战火中几成废墟,数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和古迹也悉数被毁。
德国人更是将柯尼斯堡列为秘密军事基地,不但在这里试验新武器,还把从苏联掠夺来的各种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藏匿在这里,然后装船运回德国。
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琥珀屋也被德国人大卸八块后运抵这里,准备偷运到柏林。不过,德国人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琥珀屋的惊世之美,苏联红军就已兵临城下,琥珀屋也就此下落不明。
1945年柯尼斯堡战役后,这座城市被苏联红军占领。在后来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为了遏制纳粹德国的穷兵黩武,美、英、苏三国签署了《波茨坦协议》,将苏联人攻占的东普鲁士部分地区作为战利品划入苏联版图。
随后,苏联将其中的柯尼斯堡划入俄罗斯联邦,而没有将它划入刚刚并入苏联的立陶宛,柯尼斯堡也就此成为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
1946年,苏联为纪念逝世的最高苏维埃委员会主席米哈伊尔·加里宁,将这片土地更名为加里宁格勒州,其首府柯尼斯堡也随即成为加里宁格勒。
(驻扎在加里宁格勒的海军)
后来,苏联人将居住于此地的德国人、波兰人和立陶宛人或驱逐或流放,从国内迁来众多的俄罗斯人,建起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修建了大量的军工业和重工业,矗立起了高耸的胜利纪念碑和红军英雄雕像,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方位改造加里宁格勒的进程就此拉开了帷幕。
1991年,随着苏联的轰然解体,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立陶宛宣布独立,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本土也就被立陶宛隔开了,成为俄罗斯唯一的一块飞地。
虽然加里宁格勒孤悬在俄罗斯本土之外,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被俄罗斯悉心经营和呵护着,成为了俄罗斯插入东欧地区的一块“楔子”,让北约国家如鲠在喉。
近年来,加里宁格勒更是成为俄罗斯对抗北约的最前哨。俄罗斯人不但将战力强劲、装备精良的波罗的海舰队驻守在这里,还在此地部署了10套“伊斯坎德尔-M”陆基弹道导弹。
该导弹射程虽仅为480千米,但以俄罗斯人出色的改造能力,可以轻易地将它的射程提升到2000公里以上,这对捷克、波兰等对抗俄罗斯的北约前线国家来说,无疑是噩梦般的存在。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在俄罗斯多年的苦心经营下,加里宁格勒已成为俄罗斯反击北约的重要战略基地,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飞地了。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这块飞地,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作为解体苏联的主要继承国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领土第一大国。这大家都是知道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中欧腹地还有俄罗斯一块陆地飞地——加里宁格勒。那么,远离俄罗斯本土的中欧,为何会有俄罗斯的一块飞地呢?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前文提到,在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时,俄罗斯自然成为了继承苏联绝大部分领土的国家,当然这当中就包括加里宁格勒州。
可是,在75年前的1945年以前,加里宁格勒州并非是苏联领土,而是德国东普鲁士的一部分,首府加里宁格勒本叫柯尼斯堡,是德国前身普鲁士的“龙兴之地”。柯尼斯堡是条顿骑士团的总部和普鲁士公国的首都。成为苏联领土后,也不是像现在这样的飞地。
历史上,俄罗斯人曾被蒙古人统治两百多年,之后他们的战斗民族性格才得以迸发,到了16世纪俄罗斯人不仅挣脱了蒙古人统治获得独立,还反而灭了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并开启了四百年的对外扩张,让其国土扩张了四百倍,成为世界上国土最大的国家。
而柯尼斯堡自古就是日耳曼人的固有领地,是后来统一德国,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普鲁士人的祖籍。那时它叫东普鲁士。普鲁士人在这里以条顿骑士团发家,建立普鲁士公国,后来又成为普鲁士王国,一直到1871年普鲁士打败法国,重新统一德国。而在这之前,普鲁士已经伙同俄罗斯、奥地利三次瓜分过波兰,这样东普鲁士就与西波兰领土连在一片。
第一世界大战战败的德国,眼看着波兰成功复国,还不得不把普鲁士王国时期侵占的波兰领土返还,还把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之间的但泽走廊地区让于波兰,至此东普鲁士就成为德国的飞地。而在一战期间,沙俄国内爆发十月革命,苏俄诞生,与此同时,沙俄帝国境内的芬兰、波罗的海三国等纷纷独立,苏俄为赢得世界的好感就宣布放弃沙俄时代签订不平等条约,这其中就包括侵占的波兰领土。
第二世界大战初期,苏德曾经有过一段密切的关系,并一度合伙瓜分了波兰,而苏联重新吞并波罗的海三国,这就让苏德两国一战结束后再次成为邻国,因为一战后,由于波兰成功复国,苏德已不是相邻的两个国家。然而,两国各有盘算,纷纷屯兵边境,1941年德国闪击波兰,苏德战争爆发。可是,最终德国在苏联战场上失败,不仅败退苏联,还被追打到境内柏林,为此苏联占领了包括东普鲁士在内东部德国。
二战胜利后,战胜国苏联毫无疑问地拿到了以柯尼斯堡为中心、经济发达的东普鲁士北部。苏联就把东普鲁士的首府柯尼斯堡叫做加里宁格勒,东普鲁士也就变成了苏联的加里宁格勒州,并划归给主体加盟国俄罗斯联邦。因为当时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还是苏联领土,所以当时加里宁格勒也就不是飞地了。
而苏联为加强对加里宁格勒的统治,以防日后发生变故,就采取了他们的一贯做法——人口置换。强行把这里的德国人迁走,把大量的俄罗斯人迁入,使俄罗斯人成为这里的主体民族。这就是后来无论欧洲和苏联有什么样的风吹草动,而加里宁格勒始终安然的原因所在。
时间到了1991年,世界发生了重大事件,就是庞大的苏联安然解体,就此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彻底获得独立,这样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就被三国隔开了,从此,加里宁格勒成了俄罗斯在中欧的一块飞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加里宁格勒飞地来历」飞地加里宁格勒的由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1528.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