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为何称载」天宝年间的天宝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

天宝年间是什么时候?怎样划分的?

天宝(742年正月—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天宝三载正月朔改“年”为“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等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帝国由盛转衰,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

具体划分规则如下:

天宝年间的大事记:

天宝元年——李白供奉翰林院。

天宝四年——中国印世界第一份报纸。

天宝六年——玄宗将黟山命名黄山,扩建华清宫。

天宝七年——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

天宝八年——岑参出塞西行。

天宝十年——怛罗斯战役,阿拔斯王朝和盟军打败由高仙芝带领的唐朝士兵。中国的造纸术亦而传到中亚和中东。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开始。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六月(756年7月15日)马嵬驿之变。

出生

天宝元年——李适,唐德宗(805年去世)

逝世

天宝十四年——高仙芝,唐朝高句丽族名将

天宝十五年——杨玉环,唐玄宗之贵妃(719年出生);杨国忠,杨贵妃之兄

唐玄宗到底为何要把“天宝三年”,改为“天宝三载”?

天宝三年跟天宝三载都是古代纪年说法,但是我们都知道年跟载的意思差不多,为何唐玄宗执着要改呢?其实当时唐玄宗是这样想的,尔雅释天中有一句话是唐虞曰载,这下可让唐玄宗找到底气了,只有周朝才用年,而唐虞之后就用载了。我们要尊崇古人的智慧的,在加上玄宗本身将国号定为唐,更有理由改。于是唐玄宗下令将天宝三年改为天宝三载。

唐玄宗的脑回路

唐玄宗看完尔雅释天后深受启发,觉得古人都这么规定了,那必然是有理可循的。我们都知道唐朝是谋隋朝的反而建立的,古人讲究名正言顺方能顺应天命。所以唐玄宗依据古籍的说法来改载,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老李家的国号也是唐,而且唐朝在唐玄宗的带领下,国力强盛,形式大好,甚至开创太平盛世。再者唐玄宗的奶奶姓周,尔雅释天里有一句周曰年,这就对上了,所以必须要改国号为载。

仅有十四年用载

后来,唐玄宗逍遥快活了十多年,便遇上安史之乱。明皇为了躲避战乱跑到四川去了,于是李亨被迫无奈强行上位,为肃宗帝,并改元号为至德。李亨上位后忙着平定战乱,被一窝糟心事弄的晕头转向,就没有把载改过来。等到长安收复后,国家形式也变好了。肃宗帝也慢慢琢磨出来,以前叫年挺好的,自从改为载之后就出现安史之乱,动摇唐朝百年的基业。所以还是用年吧。

唐玄宗的荒唐事

所以天宝三载到至德三载成为历史上仅有的十四年用载的时间,这也是唐玄宗做的无数件荒唐事中的其中一件,不足为奇。小伙伴以后遇到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也可以挑个错出来。

天宝年间是哪个朝代的皇上的称号~~~?

哈哈,“☆枫ɑ清/~寒”言之有理,什么样的学问都是要求真务实的。

天宝是唐玄宗使用的第三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时间是公元742-756年,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由此走向衰败。

唐李皇室信奉道教,“天宝”系道教崇奉的天尊名,即玉清天宝尊,也就是道教最高的神元始天尊。

玄宗天宝年间的大事

天宝元年——李白供奉翰林院。 天宝四载——中国印世界第一份报纸。 天宝六载——玄宗将黟山命名黄山,扩建华清宫。 天宝七载——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 天宝八载——岑参出塞西行。 天宝十载——怛罗斯战役,阿拔斯王朝和盟军打败由高仙芝带领的唐朝士兵。中国的造纸术亦而传到中亚和中东。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开始。高仙芝,唐朝高句丽族名将逝世。 天宝十五载——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六月(756年7月15日)马嵬驿之变。 杨玉环,逝世(719年出生);杨国忠,杨贵妃之兄 逝世。

唐朝的开元和天宝年间指哪两位皇帝?

唐朝的开元和天宝年间指的都是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

天宝(742年正月—756年七月)

拓展资料:  唐玄宗从开元改元天宝的原因:

①唐玄宗认为一生中的大事都已经办完,想要开始享受成果。

②开元29年,唐玄宗的同辈兄弟死两人,为了避晦气,改元天宝。

③地方官吏给玄宗上了一个祥瑞,是促成改元天宝的直接原因。

参考资料:唐朝 (中国历史朝代)_百度百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天宝年间为何称载」天宝年间的天宝是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0854.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