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新冠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是什么?
三查七对“一验证”操作是确定受种者是否符合接种条件的重要方法。
三查:一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二查对预防接种卡(簿)及儿童预防接种证;三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及批号、效期。
七对:一对接种对象姓名;二对接种对象年龄;三对接种疫苗名称;四对接种疫苗规格;五对接种疫苗剂量;六对疫苗接种部位;七对疫苗接种途径。
一验证:请受种者或监护人验证疫苗名称、效期。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完成接种后,我们是需要在现场观察30分钟,没有不良反应才能离开的。
2、接种疫苗之后,有可能出现头痛发热,咳嗽,呕吐,接种部位红肿,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的。如果不良反应明显,是需要报告接种的工作人员,必要时需要及时就医的。
3、接种疫苗之后,根据目前数据显示,抗体可以持续6个月以上,后续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4、如果社区需要核酸检测,接种完疫苗也是需要去检测的,因为疫苗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但是任何疫苗都不能达到100%的保护效果,所以如果需要进行核酸检测,也是需要配合的。
三查七对一注意的内容是什么?
三查七对一注意的内容是如下:
一、三查:操作前查问、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三查内容: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二、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答、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回。
“三查七对”主要是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及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
三、一注意:并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答用药后的反应。
护士工作注意事项:
在工作中使用通俗性,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语言,避免简单生硬、粗鲁、讽刺、侮辱、谩骂性语言,常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别客气,请走好,”等,都能令人感到亲切、融洽、不拘束。护士之间应当多用“帮帮忙好吗?咱们一块去做吧,请教”等。
1、三查七对,这是避免工作行为错误的根本。
2、微笑服务,这是改善医患医护关系的不二法宝。
3、精修业务,护士职责内的工作做得最好,病人医生都会喜欢。
什么是护理上的三查七对?
三查指的是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相关介绍:
三查七对该词是50年代由黎秀芳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制度和程序,在全国推广沿用至今,一直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
扩展资料
除了”三查七对“,1954年,黎秀芳与同事们一起总结,提出“三级护理”,并加强发药治疗的“两查五对”,提倡北京协和医院的“三查七对”以及书写护理文书时的“对抄勾对”等护理技术操作制度。
“三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护理分成三个等级:一级护理是针对危重患者,二级护理是针对重患者,三级护理是针对轻患者;每级护理都规定了详细的护理内容细则。
“对抄勾对”是医嘱对病历牌及执行牌,将医嘱转抄在执行牌和治疗记录单上,抄完每项医嘱,随即在医嘱本上用红、蓝色笔打勾,操作完后再将每项医嘱核对一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查七对
预防接种操作前要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七对指什么?
问:“预防接种三查七对五告知”指的是什么?
专家回答:
实行“三查七对五告知”制度
三查:接种证、健康问诊、疫苗状况;
七对:儿童姓名、年龄性别、接种程序,接种剂量、疫苗效期、注射方法、注射部位;
五告知: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价格和接种后的留观时间。
预防接种操作前要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七对指什么
预防接种操作前的三查是指: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
七对是指: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扩展资料:
“三查七对”主要是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及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
一注意:并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药后的反应。
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比如1床病人的药用在了11床的病人身上;本来需要加2支药液由于没有核对而加了3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三查七对制度的内容」3查七对制度》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0820.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