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最大的是象鸟?
不是,象鸟又叫隆鸟,主要生活在世界第四大岛——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中。象鸟曾被认为是世界所存在过最大的鸟类,有三公尺以上以及重于半吨的体重,直到2006年的十月被骇鸟(Phorusrhacidae)比下为止。
世界上最大的鸟
象鸟
象鸟曾被认为是世界所存在过最大的鸟类,曾经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身高超过三米,体重可达半吨。直到2006年的十月被骇鸟比下为止。象鸟是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内一种巨型、不会飞的鸟,但是有强壮的双腿,至少在17世纪以前便已灭绝。
象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第二大的鸟类。「隆鸟」的成鸟和蛋都有陆续地被发现,某些蛋的直径甚至有越过30厘米的长度。现今有四个种被归类於「隆鸟属」之下:A. hildebrandti、A. gracilis、A. medius和A. maximus (Brodkorb, 1963),但这种分类并不是完全没有争论的,有些的作者会将其归类在同一个种A. maximus里。隆鸟属于古颚总目,和鸵鸟的关系较近,不能飞,且其胸骨没有龙骨脊。
灭绝巨鸟知多少?
提起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巨兽,很多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遥远的如几亿年前的恐龙,近些的有几百万年前的天山巨犀和大名鼎鼎的黄河象。但是如果要问地球上曾经生活过哪些带羽毛的巨鸟,一些名字相对而言就有些默默无闻了,这篇文章试着对一些已灭绝的巨鸟作一下盘点。
光看名字,就知道这种鸟的个头小不了。象鸟又叫隆鸟,和著名渡渡鸟类似,象鸟永远离开我们的时间并不遥远。马可波罗在登上马达加斯加岛后曾见过这种巨大无比的鸟类,象鸟500多年以前还生活在这个远离非洲大陆的孤岛上。象鸟长得就像鸵鸟的放大版,成年象鸟的小腿比成人的大腿还粗,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上一米,是公认的史上第一巨鸟。
新浪博客网友贴出的 博物馆中的象鸟模型 。和鸵鸟相比,它真的是重量级选手。
最著名的象鸟蛋是在1967年由路易斯·马登发现的,这枚象鸟蛋长约30厘米,直径21厘米,其体积相当于100多枚鸡蛋,是已知最大的鸟蛋。
网友贴出的 准备拍卖的象鸟蛋.VS.旁边的鸡蛋相比
在马达加斯加岛居民的宗教信仰中,象鸟具有崇高的地位。但随着马达加斯加岛上人类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象鸟的栖息地不断缩小,数量也持续下降;尽管人类不直接猎杀象鸟,但是却会采集象鸟蛋作为食物,这对繁殖能力本来就不强的象鸟来说是重大的打击。象鸟最终于17世纪灭绝,有记载最后一次目击象鸟的时间最后停留在1649年。
恐鸟是数种曾经生活于新西兰的不能飞行的巨鸟之一。恐鸟一般被认为在18世纪中期数量飞速下降,到了1800年代几乎踪迹全无,估计于19世纪50年代左右彻底灭绝。经过DNA比对后,科学家发现恐鸟与澳大利亚的鸸鹋与食火鸡比较接近,外型上恐鸟也比较像是澳洲鸸鹋的放大版。
巨型恐鸟高度可达3米,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体重约250千克。在300万多年以前,巨型恐鸟可称得上世界第一“高”鸟。
恐鸟是一种完全没有翅膀的鸟,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分析它们的躯体构造,认为恐鸟主要吃植物的叶、种子和果实。
虽然一些人认为恐鸟的数量在人类到达前便已经开始减少,不过主流观点认为 恐鸟的绝种 主要还是跟毛利人的猎捕和后来欧洲移民的拓荒殖民有关。700多年前,毛利人的祖先波利尼西亚人乘着独木舟,作为首批人类从夏威夷来到新西兰。他们发现岛上有一种无翅的巨鸟很容易捕杀,肉多而鲜美。从此,这种不幸的长有羽毛的庞然大物就因为人类的大量捕猎而逐渐减少。18世纪中期后,欧洲移民来到岛上,一时也将恐鸟肉作为重要肉食来源,恐鸟的处境变得更加悲惨了。同时,由于欧洲移民的到来以及当地土著人的不断增加,开始了大面积烧荒、垦荒,恐鸟的生存地遭到了彻底破坏;与渡渡鸟的遭遇类似,不仅仅只是因为人类贪婪的胃口,欧洲人带到岛上的家犬和家鼠也成了恐鸟蛋和恐鸟幼鸟的天敌,给恐鸟的繁殖带来了致命打击。
别以为巨鸟都是吃素的!骇鸟就是一大类史前的肉食性巨鸟,别称恐怖鸟(terror bird)。在6200万-200万年前新生代的南美洲,骇鸟是非常普遍的猎食者。骇鸟有很多种,都不会飞行,它们大多数因科幻游戏中的掠食者形象而为人所知。
奥奇传说中的精灵雷鸣鸟,以及副雷鸣鸟都是骇鸟科体型较大的成员。雷鸣鸟生活于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省,化石发现于阿根廷的Santa Cruz and Monte León Formations, 身长约2米,头骨长60厘米 ,脑袋上长着坚利的巨喙,两条腿强壮有力,脚上长有匕首般的利爪,据信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之一。
长腿恐鹤 是发现于阿根廷的另一类史前骇鸟。在2000万年前,南美大陆还没有大型哺乳类食肉动物,长腿恐鹤是最大的肉食性鸟类之一,它站立时高2.5米,体重可达130公斤,其原始的翼就像是一对有爪的手臂可以捕捉猎物,并以巨大的鸟喙来杀死它。
泰坦巨鸟(Titanis walleri) 也是恐鹤的一种,在南北美大碰撞以后成功入侵北美, 是唯一一种在南美洲以外的地区(北美洲)被发现的骇鸟,可惜在上新世末就灭绝了。 这种不会飞的鸟类高度和长腿恐鹤类似,体重可达400公斤,头部和马一样大,处于当时食物链的最顶端。
2006年,科学家在南美洲发现了另一种恐鹤: Kelenken的化石 ,其身高3.2米,也是目前发现的最高的鸟类。但Kelenken虽然长得高,它的体重却只有250千克,远低于象鸟的500+,甚至低于同属于骇鸟科的泰坦巨鸟(350~400千克),所以它还不能撼动象鸟“史上第一巨鸟”的宝座。
根据化石分析,奔鸟生存在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的澳洲,一般被认为是雷啸鸟属(学名Dromornis)的鸟类。有人认为它们是最大的不会飞的鸟,可能会比象鸟还重,比恐鸟还高,并有可能是肉食性的。鉴于D.australis化石纪录的不完全,加上两个物种间巨大的时间差, 奔鸟可能会被重新分类为牛鸟 。
前面介绍了好几种不会飞的巨鸟,那会飞的史前巨鸟有多大呢?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安第斯秃鹫的翼展3.05米,可捕捉15公斤重的猎物。然而史前阿根廷巨鹰(Argentavis magnificens)的翼展可达到7米,体重达到70公斤,是安第斯秃鹫的两倍以上,即使和一架现代"塞斯纳"152轻型飞机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
阿根廷巨鹰
在6百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阿根廷巨鹰生活在广阔的潘帕斯草原上。这种大鸟的颌骨并不强壮,无法啄杀大中型猎物,一般靠捕食小动物为生。类比大多数现存陆地大型禽类,阿根廷巨鹰体形太大,可能没法进行动力飞行。2007年有科学家通过计算机进行建模分析,认为它们只能在空中滑翔而并非拍着两个巨翅飞行。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虽然飞离地面和降落对阿根廷巨鹰而言可能是很大的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些化石研究结果表明阿根廷巨鹰明显具有适于飞行的生理特征,不过 揭开阿根廷巨鹰翱翔天空细节之谜却仍困难重重 。
如果要给会飞的巨鸟排座次的话,阿根廷巨鹰只能屈居第二,第一名得让位于另一种史前巨鸟——桑氏伪齿鸟。
桑氏伪齿鸟是在距今2500万至2800万年前生活在北美的一种巨型海鸟,它的化石在1983年出土,其翼展在6.1米到7.3米之间,超过了之前的记录保持者阿根廷巨鹰, 是现存最大的飞行鸟类——皇家信天翁的两倍。
1983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修建查尔斯顿国际机场的建筑工人们在挖掘一个新航站楼的地基时,发现了这种史前鸟类的化石。这些化石非常大,以致挖掘过程中不得不采用了挖掘机助阵。伪齿鸟是一个由巨型海鸟组成的类群,特征是上下颌排列着类似牙齿的钉状突起。这种新发现的巨鸟被命名为桑氏伪齿鸟(Pelagornis sandersi), 以纪念领导该化石发掘工作的查尔斯顿博物馆退休馆长阿尔伯特·桑德斯(Albert Sanders)。
根据 互动百科的介绍 ,在桑氏伪齿鸟是否能飞这件事上,研究人员没有任何疑议,问题在于它如何起飞及飞行。
计算机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桑氏伪齿鸟大到不能自由起飞及振翅飞行,但是如果它是海鸟又如此笨拙的话,那捕到鱼后,负重更会增加,它又怎样才能从海面重新返天空呢?
象鸟灭绝了吗
象鸟已经灭绝了。
象鸟是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内一种巨型、不会飞的鸟,但是有强壮的双腿,至少在17世纪以前便已灭绝。象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第二大的鸟类。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动物的捕杀,使得动物越长越小。科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当代进化”。象鸟遗憾其未能适时地“当代进化”,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使得偌大的地球无法容纳其巨大的身躯,它们绝迹灭种了。
象鸟的简介,它的蛋有多大?
人类已知的最大的蛋是象鸟的蛋。
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大鸟,身高3米多。在16世纪遭大量捕杀后灭绝。一只400年前的象鸟蛋有33厘米高,是300只鸡蛋的大小,比恐龙蛋还大,是所有已知生物(包括灭绝)卵中最大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象鸟」象鸟灭绝了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0621.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