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启臣」江启臣照片

本文目录

行政院新闻局的历任局长

董显光(1947年5月─1948年12月)

沈昌焕(1948年12月─1949年1月)

吴南如(1954年1月─1956年2月)

沈 锜(1956年2月─1961年7月)

沈剑虹(1961年7月─1966年11月)

魏景蒙(1966年11月─1972年6月)

钱 复(1972年6月─1975年5月)

丁懋时(1975年5月─1979年1月)

宋楚瑜(1979年1月─1979年6月代理,1979年6月─1984年9月真除)

张京育(1984年9月─1987年4月)

邵玉铭(1987年4月─1991年9月)

胡志强(1991年9月─1996年6月10日)

苏 起(1996年6月10日─1997年5月15日)

李大维(1997年5月15日─1998年2月5日)

程建人(1998年2月5日─1999年11月30日)

赵 怡(1999年11月30日─2000年5月20日)

钟 琴(2000年5月20日─2000年10月6日)

苏正平(2000年10月6日─2002年2月1日)

叶国兴(2002年2月1日─2003年7月1日)

黄辉珍(2003年7月1日─2004年5月20日)

林佳龙(2004年5月20日─2005年3月13日)

姚文智(2005年3月13日—2006年1月25日)

郑文灿(2006年1月25日─2007年4月20日)

易荣宗(代理)(2007年4月20日─2007年6月11日)

谢志伟(2007年6月11日─2008年5月20日)

史亚平(2008年5月20日─2008年12月31日)

苏俊宾(2008年12月31日─2010年2月24日)

江启臣(2010年2月24日─2011年5月1日)

杨永明(2011年5月2日─现任)

台湾张启臣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维基百科

你打错了是江启臣,不是张启臣。

台湾现任国民党主席是江启臣。

江启臣的个人简历:

江启臣 性别:男 出生:1972年3月2日(48嵗)台湾省台中市丰原市

国籍:中国台湾

政党:国民党

妻子:刘姿伶

儿女:一男一女

专长领域:

国际政治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整合

国际组织

亚太区域研究

两岸关系

全球化议题与国际关系理论

学历:

台中市丰原区瑞穗国民小学

台中市立丰南国民小学

台湾省立台中第一高级中学

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学士

美国匹茨堡大学公共暨国际事务学院国际事务硕士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国际关系博士

孙中山留学奖奖学金

胡为真的人物介绍

胡为真,1959年台北市再兴学校幼稚园、小学毕业。1965年,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初中、高中毕业。1969年,(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毕业。1972年,美国乔治城大学硕士南非斐京大学。1988年,(University of Pretoria)博士。2000年和2007年曾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

胡为真的父亲胡宗南,是蒋中正麾下的重要将领。胡为真母叶霞翟,生于1913年,师范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后来考入浙江大学,曾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系、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44年回国,在南京当大学教授,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 而胡为真出身外交官,再转任国安局副局长,在李登辉、陈水扁两位总统任内,为开拓外交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胡家两代均为佐国重臣。 目前有关胡为真就读大学前的情况,外界所悉不多。倒是胡为真就读的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人才辈出,加上马英九曾在政大任教多年的地缘因素,“政大外交帮”现俨然成为台湾政坛新兴势力。像是“副总统”萧万长、“国安会秘书长”胡为真、台中市长胡志强、文建会主委盛治仁、“外交部长”杨进添、“新闻局长”江启臣等,全都是政大外交系毕业。

此外,政大外交系的老中青人才也遍布政坛。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外交系与胡为真同学)、国民党副主席关中、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等也都是“外交帮”。有趣的是,国民党政府执政时偏好任命政大外交系校友担任“新闻局长”,历任27位“新闻局长”,有8位毕业自政大外交系,包括宋楚瑜、张京育、邵玉铭、胡志强、苏起、程建人、史亚平与江启臣。

胡为真在台湾外交系统的出道甚早。《中国时报》驻美特派员傅建中曾撰文指出,70年代初,胡负笈往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就读时,傅建中即已在宋楚瑜府上与胡为真相识,“那时的感觉他很稚嫩,但非常纯洁,是个可造之才“。而到1983年,胡为真派驻任”华府代表处“时,已是负责国会联络、职等参事的业务组长,亦是现任台“驻美代表”袁健生的副手。

然而驻美期间,胡为真的仕途并不顺遂。傅建中的回忆文章指出,胡的个性太过认真,不擅于一天到晚与人喝酒吃饭、搞公共关系,与当时重视五湖四海交流的代表钱复相处并不十分融洽,且胡又被视为是外交大佬沈昌焕的人马,而沈、钱二人在外交系统向来形同水火,以致传出胡为真当年离开美国时“有泪洒华府”之说,这也是他的外交生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1986年离开“华府”后,胡为真转任台驻南非约翰内斯堡“总领事”,经3年多历练后,于1989年调任台驻“芝加哥办事处处长”一职,1991年调回台湾任职“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综观胡为真经历,在外交领域堪称完整,然而单纯外事经验难以成就今日“国安会秘书长”职位。 1993年7月,胡为真从外交领域转派国安情治系统,成为极少见“跳槽”个案。外界解读多认为,胡的转换跑道与其父亲胡宗南的渊源有关。时任“国安局局长”宋心濂曾是胡宗南旧属,待宋在国安系统的权力稳固后,遂找当时担任“外交部礼宾司长”、具有外事经验的胡为真担任“国安局副局长”,负责督导国际情报业务。

胡在国安情治系统颇受器重,因其父胡宗南的旧部有不少人任职于国安系统,胡在接任后并未受到排挤,其后又受到接替宋心濂的任“国安局长” 殷宗文的重用。1999年在殷宗文转任“国安会秘书长”时,还曾找胡担任副手、任职“国安会副秘书长”职务。

有了宋心濂与殷宗文的提携,胡为真成为极为罕见的文人“副局长”,5年7个月的历练让他对情治与安全工作并不陌生。而当年胡为真在任职“副局长”时,现任的“国安局局长”蔡得胜则还只是第四处的一名上校组长,连处长职务都还没沾上边。可见胡为真在国安系统的辈份极高。

2000政党轮替后,情治系统接连爆发国安密帐、潘希贤违法赴大陆等风波,当时就有出身情治界的人士表示,“如果陈水扁用胡为真当国安局长,这个过渡期就不会这么狼狈。” 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民进党执政后,胡为真于2001年重回外交领域,由“国安会副秘书长”外放担任台“驻德国代表”,2005年则转任“新加坡代表”。驻新期间,一席反“去中国化”的言论,让原本处事低调圆熟的胡为真,顿成当时政治“明星”,但也成为其去职原因。

胡为真此人具有中国概念,曾坚决反对民进党政府的“去中国化”。

2007年,胡为真任台湾政府驻新加坡代表期间,因无法认同民进党政府“去蒋(中正)化”、“去中国化”政策,对此加以批评,而被免职,结束35年的公务员生涯。当时有报道指其主动挂冠求去,胡为真指出,他不是主动挂冠求去,而是接到了台湾的“外交部”的免职通知。

2007年6月3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胡为真在专访中表示,他不赞成民进党当局来积极推行的“去蒋化”和“去中国化”政策,他无法容忍这一系列“去蒋化”事件,加上“教育部”修改历史教科书,试图以教育为手段强化台湾主体意识、加紧“去中国化”。

胡为真说,“我们明明是中国人,却把‘去中国化’搞到这样的地步,是不对的”。

中国评论通讯社的作者朋友蔡逸儒眼中的胡为真是这样的:相识多年,从“外交部”到“国安局”到“国安会”,虽然不常聚首,但总能以朋友相称,素知其为人敦厚,信仰虔诚,文质彬彬,学养深厚,认真负责,从来不曾对人口出重话。

被去职之后的胡为真除在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的国家安全组担任顾问外,也在政治大学外交系兼任副教授,教授国际现势等课程。 台当局“国安会秘书长”苏起2010年2月11日下午紧急召开记者会,宣布自己在考虑健康跟家庭因素之后,“决定卸下重担”宣布辞职。苏起说,他在接任“国安会秘书长”之后,不得不改变长年开放的风格,转为“潜水”。不过苏起强调,“阶段性任务完成”,同时两岸交流、谈判已经是双赢的新局面,“我个人都是全力以赴,但在考虑健康跟家庭因素,决定卸下重担”。 次日,台湾“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随后宣布,前台湾“驻新加坡代表”、前“国安局副局长”胡为真接任“国安会秘书长”职务,府方订2月23日交接。

相较于苏起,只有两岸事务经验,胡为真因有“国安局”与“国安会”经历,加上老本行的“外交”事务,仅以起跑点言,胡对“国家安全”概念与工作熟悉度,是胜于苏起的。当然,秘书长这个职务能否做得好,完全取决于“总统”信任。

胡为真曾两度到美国哈佛大学当访问学者,唐飞当年卸任“行政院长”到哈佛,就是胡为真帮的忙,连租的房子都是胡为真交接的。胡曾专研美国对中国政策,并有相关著作,至于大陆事务,尽管两岸一甲子座谈会,胡为真与前“军情局长”胡家麒均与会,与中共解放军老将同台辩论,但两岸非胡强项。

如果非得简单归类,比较苏起与胡为真,只能说,苏擅长两岸,胡则主攻国际“外交”与情治。

马英九所选的两任“国安会秘书长”,与军方都陌生,相较之下,胡为真因其父亲之故,又是军人家庭出身,所谓“人不亲土亲”,应会对军人有所尊重,修正马英九对军人的若干偏见。军中老将近来对马英九的批评,露骨,而且众口一致。或许,胡为真能够缓和这股怨气。

不过,胡为真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是否成为致命伤,值得观察,政府现今讲究沟通,“国安会”做的本就是“闯空门的生意”,因为它什么都没有,也没有“部门机关”,做什么事都得与部会协调,如果定见太深,想要扮演好“总统”大脑角色,实非易事。

现在还有国民党吗

现在还有国民党,不过是在中国台湾。

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蒋介石连任总裁至1975年4月5日去世。蒋介石去世后,废除“总裁”制,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连任至1988年1月13日去世。

其后则由李登辉继任至2000年3月,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失败,李登辉被迫下台,由连战继任。2000年6月18日,国民党召开“十五全”临时会,连战正式当选为党主席。

中国国民党党主席补选与2020年3月7日投票,江启臣当选新任党主席。

扩展资料:

在中国大陆也有一个和国民党相关的政党,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民革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人士所创建。于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成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革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战斗,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成员,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的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革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充分发挥民革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为加强海峡两岸沟通与交流,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了新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名单

民革中央网站-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介

现在还有国民党吗?

现在还有国民党。

1949年7月16日,为挽救败局,国民党顽固派成立“非常委员会”,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 ,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2020年3月7日,中国国民党党主席补选举行投票,郝龙斌承认败选,江启臣胜出 。

政党架构:

国民党的党务组织架构主要分中央、县市(包括直辖市)、区级党部三级。国民党以“全国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权。2000年3月下台,国民党为“浴火重生、从零开始”,于2000年6月后开启了党务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组织架构主要为:

(一)“全国代表大会”。为该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代表任期为4年。主要职权为:修改党章,决定政纲、政策,检讨中央委员工作,讨论党务与政治议题,同意任命党主席提名的副主席,通过党主席提名的中央评议委员,通过党提名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

(二)主席。国民党设主席1名,自2001年后改由党代表选举产生为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连选可连任一次。2001年3月,国民党首次举行党主席由党员直选活动,现任党主席连战以高达97.09%的得票率当选。主席综理全党党务,为“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及中央常务委员会的主席,在主要决策上拥有最后的决定权。

(三)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置委员210人,候补委员105人,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4年。中央委员会主要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对外代表该党,讨论及处理党务与政治事项,选举中央常务委员等等。中央委员会设有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3人,主要党主席提名、中央委员会通过任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江启臣」江启臣照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0418.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