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蚌埠的历史,由来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辖市,位于东经117°12’、北纬32°57’。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现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县,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7.45万人。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实行郡县制后,今蚌埠地域分属九江、泗水两郡。其东部(今凤阳县境内)设钟离县。
汉高祖四年,今蚌埠淮河北归属沛郡,淮河南归属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淮南国复改为九江郡,并在蚌埠西部(今怀远县境内)设置当涂县。
隋开皇二年,西楚州改为濠州;废荆山郡,马头县改为涂山县。大业三年,又将濠州改为钟离郡,领钟离、涂山县。今蚌埠北郊则属彭城郡谷阳县域。
北宋元佑元年,今蚌埠淮河北隶于新置灵璧县,为淮南东路宿州所辖;淮河以南只存钟离县,为淮南西路濠州所辖。宣和七年,金兵南下陷汴京,取淮北,宿州初为山东西路领,至金大定六年改属南京路。
明洪武二年,凤阳建中都,钟离县更名中立县,翌年再改名为临淮县。洪武六年,撤中都设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迁新城改名凤阳府,临淮县亦改名凤阳县;蚌埠西部仍为怀远县,东北为五河县。三个县明初均为中书省凤阳府所领。永乐元年,凤阳府为南京直隶。
民国元年,蚌埠三县司废,河南岸改属凤阳县,置二区公署;河北岸小蚌埠属灵璧县,一直到民国35年。民国3年,恢复道制,蚌埠河南岸属安徽省淮泗道凤阳县辖。民国18年,蚌埠曾成立市政筹备处,但翌年即撤销,仍属凤阳县所辖。
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销皖北行署,蚌埠市为安徽省直辖。1956年,安徽省置蚌埠专区,专员公署驻蚌。
1958年11月起,蚌埠市隶属省和专区双重领导。1961年3月撤销蚌埠专区,此后至1985年,蚌埠市一直属安徽省直辖。
扩展资料:
蚌埠特产:
1、蚌埠石榴
安徽蚌埠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久负盛誉,据传从唐代已有栽植,到了清代怀远石榴已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有:“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
可见,怀远石榴在很久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并以其艳丽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莹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风味,赢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评。
怀远石榴远销东南亚、英国、罗马尼亚等国,引种到前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怀远石榴色泽艳丽,果皮橙红色,黄白相间,布着红晕,并有青翠光泽,如玉琢脂凝,十分奇观。
怀远石榴有驰名中外的玉石籽、玛瑙籽、果大而美的大笨子、二笨子、青皮等,红艳悦目的粉皮、红葫芦、美人蕉等。有白花白籽白实的三白石榴,还有花大艳美的千层花石榴。
怀远石榴品质名列全国各大石榴产区之首,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含糖量高是其显著特点。
2、蚌埠花生
安徽蚌埠固镇花生又名落花生、双子叶植物,叶脉为网状脉,种子有果皮包被。历史上曾叫长生果、地豆、落花参、落地松、成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人豆。
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
彩色花生主要分为富硒黑花生、白玉花生、珍珠花生等几个品种,其中按果仁外皮颜色又能分为黑、紫黑、白、紫红、红白,彩粒等几个色系。
五彩花生有黑色、雪白、白底红花纹、黑底黄花纹、黄底黑花纹等颜色。长出的秧蔓与普通花生没有区别,只是叶片稍大一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蚌埠
蚌埠怎么说
蚌埠拼音:
bèng bù
蚌埠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省辖市(公元1947年),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
蚌埠,是安徽省下辖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
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蚌埠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铁路、淮南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的交汇点。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
蚌埠住了什么梗来源?
“蚌埠住了”的意思是“绷不住了”,这是一个谐音梗,最早来自贴吧。
而它的出现可能并不是有意造梗,或是一次偶然的拼写错误后,因为有人觉得好笑便顺手拿来使用,才慢慢成为了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谐音梗。
“蚌埠住了”多伴有吐槽的意味。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一瞬间的,没准哪个瞬间就想哭了,所以这个时候就会使用“蚌埠住了”。用来形容自己情感上受到了较大冲击。
网友用法:泰冷了,蚌埠住了。
蚌埠来源地名
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成员,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有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
蚌埠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境内以平原为主,南部散落丘陵。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途径蚌埠的铁路线主要有京沪铁路、淮南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合蚌高速铁路。
安徽这座“珍珠城”建一座公园,以“小黄山”命名,占地多大呢?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来我国的安徽省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尤其是安徽的省会合肥发展让人瞩目,合肥近几年来交通网不断完善,经济增速也很快。当然很多人都认为安徽的发展重点都偏向了省会合肥了,其实不然,除了合肥发展速度快之外,安徽省内其它的各大城市发展状况都比较理想,比如说蚌埠这座城市,它素有“珍珠城”的美称,交通便捷,机场、高铁站应有尽有,旅游资源也很丰富。
蚌埠近些年来发展状况的确是非常的不错,在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对于城市形象的建设自然也是很重视,很多城市为了提高城市形象喜欢去修建一些地标建筑或者城市公园,尤其是公园的建设深受人们的喜爱,公园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形象,还可以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条件,蚌埠对于公园的建设自然也是很上心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座蚌埠将要建设的城市公园。
蚌埠将建的这座城市名叫“小黄山公园”,以小黄山为名,据悉这座公园将以自然山地为特色,依托相应的绿色资源进行规划建设,公园建设的具体位置是在蚌埠市高新区境内,它北起兴和路,南至环山南路;东临中粮大道,西至山香路,总体上的占地规模大约有509亩。
据悉小黄山公园会分期建设,一期项目正式动工在即,公园主要建设的内容有水系、景观桥、运动场地等一些其它的配套设施,此外还包括有绿地恢复、山林修复、文化广场、商业、休闲娱乐及体育活动设施等建设。
小黄山公园的建设对于蚌埠高新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未来这座公园将打造成为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购物、锻炼等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此外这座公园的规模比较大,山地景观以及公园景观具备,未来或将成为蚌埠市内的一处小网红打卡地。
小黄山公园的建设对于改善高新区的居住环境还是有很大的帮助,日后带着孩子散步,日常锻炼都有了还去处,大家对于这座公园的建设是不是很期待呢?
请问蚌埠为什么叫珠城
大家知道,那闪烁着珠光宝气的珍珠,是在蚌体中生长的。河蚌这种浮游生物,从古代开始,已经盛产在淮河南岸的河滩,并且成为一道自然风景线。每逢淮水退落,河滩上常常是一片银光闪烁的蚌壳,古人在这定氦翅教俨寄愁犀传篓里采蚌取珠,成为当地风俗。所以从凤阳长淮卫到这里的淮河南岸,还有“珍珠滩”的美称。上个世纪80年代初,蚌埠西郊地表出土的河蚌化石,贝壳岩层,经古生物学家鉴定,它就是可以培育珍珠的“丽蚌”,与两千多年前的《尚书.禹贡》记载的“淮夷宾珠”相互印证,充分说明了当年这里就是盛产河蚌的“古采珠之地”。
今天所在的蚌埠,北宋时期曾是淮河岸边的一个渔村渡口。这个停泊船只的埠头,接待着南北过往的行人渡过淮河,每遇风浪又供人们住下歇脚。因此,南宋时期人们就是把这里叫着“蚌埠店”。明代被划归凤阳府,为“蚌埠集”。从凤阳到怀远一条官道经过龙子河,有座小石桥旁,水中也有许多河蚌,人们聚集这里采蚌取珠,于是把桥也叫着“珍珠桥”。蚌埠集以南有座小山下,那时侯,每当阳光照耀,地上蚌壳银光闪闪,因此,人们也就把这座山称为“蚌山”。今天,它已经成为蚌埠城市的一个区名。上个世纪70年代,西哈努克亲王从北京到上海访问,经过这里向翻译问到:“蚌埠是什么地方?翻译妙语答:珍珠城”。。从此,“珠城——蚌埠”的美称传遍全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蚌埠为什么叫珍珠城」蚌埠珠小城》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0263.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