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为什么斗不过李斯」吕不韦和李斯是敌人吗

本文目录

吕不韦和李斯,他们都是玩权谋的高手,为何都不得善终?

吕不韦扶持异人当上秦王有功

吕不韦本是一个商人,最擅长的就是投资。他因为投资秦国公子异人,改变了异人的命运,让异人成为了秦国的太子。

随着异人的水涨船高,吕不韦的身份也大变样了。最起码他不再是贱商了,不会被人看不起了,他有从政的可能了。

异人被立为太子时,爷爷秦昭襄王还在世,他的父亲还是安国君。不过,他们并没有让异人等太久,毕竟秦昭襄王死后,安国君第二年也就跟着死了。

他们死后,异人登上了秦国的王位,成为了秦王。吕不韦因为拥立异人有功,他当了秦国的宰相,并且被封了十万户的食邑!

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是吕不韦事业的最高光时刻,他的高光时刻是在异人当了三年秦王死后开始的。

异人死了,新即位的的秦王嬴政只有13岁年龄还小,管不了国家大事。太后赵姬是一个妇道人家,本身也缺乏从政的经验。

这样秦国的大小事情,都落在了吕不韦手里。说吕不韦是秦国的王,真的是一点都不为过。

他最辉煌的时候,门客拥有三千,他著的《吕氏春秋》更是成为了他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不过他的灾难,也是在这个时候埋下的。

吕不韦推荐嫪毐给赵姬有过

往往一个人走到最高峰的时候,同样灾难也会伴随着而来,只不过这个灾难会存在延迟性,让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身陷囫囵。

那么,吕不韦的麻烦是什么呢?他本来就是权谋高手,还有他解决不了的麻烦?

你还别说还真有,这个麻烦就是赵姬,和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女人。

赵姬作为秦国太后死了丈夫后,她就缠上了吕不韦。本来赵姬嫁给异人之前,就是吕不韦的小妾。

现在异人死了,他们又破镜重圆了。

赵姬作为女人,必须要矜持一些,尤其是刚开始死了丈夫的时候。若是有个人某方面的需求,她只能找吕不韦。

吕不韦不能不满足她,个人感情上来说他们是旧相好,上下级关系来说,一个是太后一个是宰相!

若是赵姬提出某方面的需求,他也不敢不从,毕竟赵姬是太后,吕不韦只是一个宰相。不过,话又说回来,赵姬在这方面可以没有顾忌,但是,吕不韦不行。

吕不韦在给赵姬做好服务的同时,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命运,若是被发现和太后私通,结局肯定是很惨的。

他当宰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是为了和赵姬私通的。所以,他不可能长期在赵姬身边待着。

不过,他也不能主动说出开赵姬的话,若是想要离开赵姬,必须要找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在这个情况下,他就找了嫪毐。

但是,正是这个嫪毐,把吕不韦推向了地狱的深渊。

嬴政是秦王,掌握生杀大权,吕不韦难逃一死

因为嫪毐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这个人做事不计后果,就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正如他先是给赵姬生了两个孩子,然后还干涉秦朝的内政,谋取私利。

最后,他还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当秦王。

任何一条罪名,都是可以治他与死地的。他遭雷劈的时候,就会牵连到吕不韦,毕竟是吕不韦把他送到赵姬身边的。

正如嬴政22岁掌权之后,先是把嫪毐五马分尸了,然后,又把吕不韦贬回家。最终吕不韦再见到嬴政给他的信之后,吕不韦就选择了自杀。

可以说正是因为嫪毐和赵姬事件,牵连了他,让他卷入到了其中,他即便是有再高的权谋,也是于事无补的。

这个事情不是他说了算了,说了算的是嬴政。

说白了他就是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最终他落得一个自杀的结局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斯斗赵高,年龄不占优势

李斯和吕不韦的命运差不多,不过李斯不是卷入到了女人的事件当中,他是卷入到了小人的事件当中。

这个小人就是赵高。

赵高是秦二世胡亥的老师,胡亥的皇位就是赵高给他争取的。当然了李斯功劳也很大,但是,赵高容不下二虎存在一山上。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李斯位高权重,还是宰相。赵高若是想要出头,他必须要除掉李斯。秦始皇死的时候,李斯是七十岁的老人了。

赵高和刘邦同岁,他也就是五十岁左右,属于当打之年。

五十多岁的一个权谋大师赵高,对付另一个七十岁的权谋大师李斯,很显然这样的对决对于李斯是不利的。

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智力,身体等等各方面都已经跟不上了。跟不上了若是有一些事情想不到,就会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就会被人打倒。

李斯就是这样被赵高打倒的。

赵高陷害李斯

说几个赵高给李斯使坏的情节,二世胡亥很讨厌在他和美女玩的时候,有大臣来找他商量国事。

赵高和胡亥走的比较近,为了让胡亥讨厌李斯,他就在胡亥和美女玩的正高兴的时候,告诉李斯让李斯找胡亥汇报事情。

一次、两次......

胡亥对李斯很有意见,这不是摆明给胡亥过不去吗?大把的时间他不来奏事,专门挑胡亥玩的最高兴的时候,他就来了。

李斯被赵高算计了,但是,他不知道。

再一个事情就是,赵高说李斯谋反,把李斯抓进监狱,为了让李斯承认谋反,他先派了自己的人,审理李斯把李斯给屈打成招了。

本来一开始李斯不承认。

但是,赵高派自己的亲信去审这个案件,不承认就往死里打,直到承认为止。李斯害怕被打死,只能承认了。

到了胡亥派来的使者,审判这个事情的时候,李斯还以为是之前的那一伙人。所以,他就承认自己谋反了。

最后,胡亥就觉得李斯是真的谋反了,李斯被腰斩了,全家人也都被杀了。可以说李斯就是被小人给算计了。

在一个就是他的年龄真的大了,若是他和赵高一样的岁数,十个赵高都不是他的对手。

参考资料《史记》

为什么赵高要杀李斯,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呢?

李斯斗不过赵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实际上李斯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却不是一个合适的权谋家。当年,李斯劝秦始皇派人分化六国君臣关系,不过是效仿范睢的谋略而已。李斯的主要才能还是在于帮助秦皇统一,规划统一后的六国治理。所以,李斯在权谋上,远远不如心理严重扭曲的赵高,更何况,赵高本身就是个“狠角色”。

赵高虽然是宦官,但是出身却是秦国宗室的远亲。《史记.蒙恬列传》里提到赵高的身世,说赵高是“诸赵疏远属也”,其中“诸赵”的意思如果理解成“赵国宗亲”,那么就有学者认为,赵高是为赵国复仇,比如清代学者赵翼就是如此认为,并记载在他的《陈余丛考.赵高志在复仇》。个人认为,这里有些偏颇了,甚至为赵高的“扭曲心理”找理由。所以,个人还是赞成另外一派看法,先秦的姓和氏是不一样的,姓代表氏族血统,氏则是这个血统下的分支。秦国的血统属于“赢姓赵氏”,所以秦赵同源,源于西周时期造父被封于赵地。因此,赢政在史书也叫作赵政。那么,根据这个说法,赵高属于秦国宗室的远亲,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这和赵高打败李斯有什么联系呢?《史记.蒙恬列传》还记载了,赵高母亲因为获罪,被惩罚“世世卑贱”,所以赵高和他的兄弟都被从小阉割成宦官。从王室宗亲到宦官,赵高心里不会产生扭曲,最明显就是因为没有“安全感”,造成心理的狠辣。赵高阻止扶苏继位,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蒙毅曾经奉秦始皇之命差点杀了赵高。

另外,赵高常年服侍个性十分敏感的秦始皇,早就养成极出色“察言观色”的政治能力。比如,赵高在说服李斯一起矫诏,刚开始李斯是不肯的,赵高却能一步步说服自负“辨才”的李斯,可见赵高口才能力不在李斯之下。结果呢?扶苏和蒙恬都死了,秦国失去一个好的继承人和一员名将,秦二世胡亥则当了皇帝,赵高被提升为掌管宫中宿卫和有很多外权的“郎中令”,这也是赵高能陷害李斯的关键因素之一。

(沙丘政变)

所以,“沙丘之变”后,只有李斯,不上不下,依然还是在丞相的位置上晃晃悠悠。既然没得到利益,李斯又为何被说服,一起矫诏害扶苏呢?个人认为,虽然秦国一直以来,在几个关键节点上,依靠外来的人才让秦国强大到统一,但是外来的这些人,功劳再大也未必能在秦国有归属感的。比如,商鞅就是死于秦国宗室之手,吕不韦则被秦始皇批评“有何大功于秦,得封魏国?”李斯和韩非子等人,就差点就被秦始皇下达的“逐客令”,赶出秦国。李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儿子娶公主,女儿又嫁给宗室。所以,李斯这么做,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名位利益,和在秦国的“归属感”。

这就造成了在心理上,李斯也是输给了赵高。赵高虽然作为“卑贱”的宦官,毕竟也是宗室,比起李斯这个“外来户”,有更好的资源。再加上,赵高和胡亥才是真正的“一伙人”,李斯没看出这个道理,终究被赵高所害。

李斯和吕不韦两个人相比较,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吕不韦与李斯,都是与大秦王朝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历史人物。

他们二人,一个是促使秦始皇登上秦国国君宝座的关键人物;另一个则全力辅佐秦始皇,为大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治国理政方案。

要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各自的出身以及表现吧。

吕不韦祖上姓姜,据说他是姜子牙的后代——难怪他的头脑如此灵活发达呢。他以经商发家,通过四处奔波、低买高卖赚得盆满钵满,早已富甲一方。

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已经获得的财富,还想拥有人生的更大收获。

某一天,他经商来到了邯郸。这里当时是赵国首都。他在街上不经意看见了一个穿着粗俗但相貌堂堂的男人。一打听原来此人是秦国公子,叫做异人。他又得知异人正是当下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却是二十几个庶出王子之一,并不为太子喜欢。目前,异人正作为秦国的人质生活在赵国(当时国与国之间常把对方国君的儿子作为人质抵押)。而且因为赵国与秦国关系不好,两国之间经常打仗,所以赵国人对待异人很不好。他的吃穿用度都很简陋,过得完全不像一个公子哥儿的生活。

吕不韦继续打听,得知安国君最宠爱的是一个叫做华阳夫人的女人。但这个女人恰恰没有生下儿子。于是,精明透顶的吕不韦暗暗思忖——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要做一桩大买卖,比先前所有的生意都赚钱的、举世无双的买卖。

于是他跑去问父亲:耕田能够获利多少?父亲答十倍。他又问:贩卖珠宝获利多少?父亲答百倍。他再问:拥立一个国家的君主获利多少呢?父亲略一踌躇后答:无数。于是吕不韦就说了异人的事,并说他是''奇货可居''。得到父亲的首肯后,吕不韦立即开始行动。

首先他去找一人。异人一听吕不韦要拥立他为未来的国君,自然喜出望外。但他一开始不相信吕不韦能够成功。当吕不韦对他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之后,异人感觉很有道理。吕不韦又给了他一些银两,让他置办衣冠、车马和其他生活用品。

然后,吕不韦通过向华阳夫人的弟弟行贿,结识了华阳夫人。他站在华阳夫人的立场上,向她陈述了把异人收为养子的好处:华阳夫人没有生儿子,如果皇上驾崩,她今后的荣华富贵自然难保。这话正戳在华阳夫人的痛处,她连连点头称是。

接着吕不韦又陈述了异人的种种好处,说他是华阳夫人收为养子的最佳人选。

华阳夫人终于被打动了,她在太子面前请求认领异人为养子。宠幸华阳夫人的安国君二话不说,立即为异人刻下玉符,又送了很多礼物给他,并让吕不韦去教导他。

如此,吕不韦的第一步成功了。他与异人成了至交。

异人在吕不韦家看到一位能歌善舞的绝色美女,颇为心动。这个女子原是吕不韦的小妾。吕不韦心想,自己已经为这个''奇货可居''的''商品''异人花了大量金钱与时间,也不在乎这个了,于是慷慨地把小妾赵姬送给了异人。赵姬很快为异人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载入史册的秦始皇嬴政。

但是,赵国却不肯放异人回秦国,吕不韦又想办法打通上下说服赵国人。但此时秦国和赵国军队又打起来了。赵国一怒之下想杀死异人。吕不韦立即花重金买通了守城将士,把异人偷偷送出了赵国。他还假称赵姬是赵国富豪的女儿,使她免死并带着儿子藏了起来。

吕不韦与李斯谁更高明!

秦始皇嬴政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时代一统六国,除了自己的雄才大略之外,更是离不开谋士们的帮助,而当时辅佐嬴政取得天下的重要谋士,吕不韦和李斯这两个人可谓是代表人物了,两个人又都是秦国的丞相,他们两个人的权利和谋略究竟谁更高明呢?

李斯到成功离不开吕不韦的举荐,这两个人都身怀大才,但是两个人的政见却发生了分歧,尤其是在一统六国的策略上,吕不韦主张的是“缓”,而李斯主张的是“急”,吕不韦主张郡县制和分封制共同施行,李斯主张郡县制等,两个人之间的分歧是比较大的,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两个人都各有千秋。

李斯求学于稷下学院,师从荀子,帮助嬴政治理国家时,他最大的贡献是实行了郡县制,这种制度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对封建统治好处巨大,这种制度也一直沿用至今,他还写下了“谏逐客书”,被后人传颂,足以看出李斯其人的才华。

吕不韦是商人出身,他帮助了赢异人登上皇位,在他的治理之下,秦国更是变得日渐繁荣,为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打好了基础。若是没有吕不韦的谋略,就没有嬴政的执政机会,所以我认为吕不韦的谋略显得更加高明。尤其是他所编撰的《吕氏春秋》,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到如今都有不少人拜读此书。吕不韦门客众多,在当时天下当中吕不韦的影响力对士人是非常大的,是世间少有的大才之人。

秦国一统六国后如果能按照吕不韦的思想继续统治,恐怕也不会就落得二世灭亡的命运吧,李斯虽然也对秦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秦二世就亡也与李斯离不开干系。两个人的贡献都对秦国帮助巨大,大家认为谁的谋略更高一点呢?

李斯斗败吕不韦和廖毐,为什么最后却输给了赵高?

很简单,因为清除前面这两个人的行动李斯都是站在嬴政一边,他不过是在其中出谋划策而已,他背后的君主可以搞定一切。而和赵高合谋拥立胡亥,则完全是一场赌博,李斯不得不向赵高让渡一些权利,而成功后的赵高由于掌控后宫、接近皇帝,必然会拥有更大的优势,所以李斯斗不过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吕不韦为什么斗不过李斯」吕不韦和李斯是敌人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www.coalsys.com/xz/240220.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