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曾为一本离经叛道的书写过序,这本书是由查尔斯·H·哈普古德所著——《地壳位移:理解地球科学基础问题的关键》。作为一本地理类的书籍,为什么说它离经叛道呢?
从很早以前,进化论一直作为主流观点被推崇,大陆漂移说更是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世人的思想,而这本由哈普古德所著的书,却与这一观点有着极明显的冲突——极移理论,通俗点讲就是地球自转轴发生了改变,致使南北极位置发生了偏移,这一学说又被称为“灾变学说”。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曾有过这样一段故事,远在18世纪时期,拉普捷夫的海岸线上常年被冰雪覆盖着,那里只有在夏天到来时,才会缓慢地化开一些,这使得人们根本不知道这块陆地长成什么样子,这年夏天猎人像往年一样来到这里寻找猎物,这天一个巨大的乌黑的冰封物引起了他的注意,由于冰封的异常严重,他根本分不清楚里面的物体是什么,但直觉告诉他这里面一定有着什么,于是接下来的几年,这里便成了猎人的打卡地,终于在第四年时,猎人看见了冰封物的样子。
那是一头庞大的生物,它有着健硕的体型,坚硬的外皮及长而大的獠牙,猎人虽好奇,可却不能分辨是什么,于是猎人只割下了牙准备换点冬天的过活钱。那个时候以此为生的商人个个都是行家,一过手便看出了不同,猎人也是个实在人,询问之下,便一五一十地说了个彻底,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引起了科学家亚当斯的注意,亚当斯第一时间赶往了拉普捷夫,可赶到时,这个庞然大物早已剩下了骨架和皮毛,其余部分已被啃食殆尽,亚当斯只能将这些带回了博物馆,最终确认,这确实是猛犸象的骸骨,后将这副骸骨命名为亚当斯猛犸象,同时也在这一海岸线,科学家们发现了1000多万只史前猛犸象的象牙化石。
猛犸象生活在一万多年前,身形与非洲象非常类似,但不同的是它的獠牙要远比非洲象大得多,是食草动物,按理说这样一个种群不该生活在常年冰封的拉普捷夫,亚当斯觉得非常奇怪,后来他又在猛犸象的胃里,甚至嘴里找到了远古植物,太不合理了,若想要产生这种现象,除非猛犸象是突然猝死的,那么这个规模的猝死一定是骤变的天灾,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猛犸象群迅速死去,并且使尸体保存几万年不腐呢?
——温度。只有在极短时间内迅速降至某种温度,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猛犸象原本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地区的大型生物,极移发生之后,当地温度从零上20℃+,迅速降低到零下40-50℃,如此便产生了急冻现象。
极移理论虽听上去有些骇人听闻,但确实有不少科学家支持这一理论,就在去年,科学家加夫尼来到挪威,对其海岸线进行软体动物化石分布研究时发现,这一地区的化石中,距今14000年前的贝类化石,原本不该属于这一气候的。
为此他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材料,他在一份来自法国的科考材料中发现,他们所采集的海盆岩芯的生物样本,原本在1万1年前是喜温的,可后来变成了喜寒,加夫尼以极移理论为基础进行了推断,现有的矿床位置相较于更新世末期的位置,竟发生了2600多公里的移动,水下生物自然也跟着从温带进入了寒带,如若这个假说成立,那么北极就是由原来的挪威海,直接移动到了哈德逊湾附近。
无独有偶,另一位科学家也有过惊人的发现,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叫马克卡洛托,是一位古建筑学家。当时他正在研究墨西哥古代建筑群。而当地有一处叫特奥蒂瓦坎的古城,它距离墨西哥城约40分里,传说建于公元前150年到公元100年间,特奥蒂瓦坎是一座非常有特点的古城,城内拥有着大量与祭祀相关的痕迹,祭祀在古代是极为被重视的活动,按理说与之有关的建筑建设也会异常严谨。
据史料记载,特奥蒂瓦坎古城的建筑地基都应该是正南正北的,但马克卡洛托通过反复测量却发现,现在的建筑都偏移了15.4度,难道是古人的测量发生了错误吗?照理说是不太可能的,根据史料记载,特奥蒂瓦坎金字塔的建筑,是可以与世界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相媲美的,从这一角度旁证了,这座古城的建筑者是不可能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的。
那么这种角度上的偏移,是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吗?马克卡洛托通过大量的查询发现,在时间对得上的前提下,很多南美洲古建筑都有着类似的偏移。这令马克卡洛托百思不得其解,直至读到了哈普古德的极移理论,他根据这一理论对地点进行了反推算,结果发现,若按古代极点,则所有的建筑都能够回归到正南北的方向上。那么这些建筑修建的年份,可能要被重新定义了,或许这些古老的建筑要比我们认为的早得多得多。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
山海经中有这样一段关于不周山的故事,相传在极偏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叫不周山,是用来支撑天地的一根极重要的柱子,后因远古的一次大战而变成了后来的样子,而这要归功于一个厉害的人物——共工,相传共工是火神祝融之子,同时他也是炎帝第7世孙。了解炎黄二帝之争的都知道,自蚩尤之后,战事愈演愈烈,已然水火不容,然而关于这场战事在山海经中并没有具体说明,反而在《淮南子》中对其有着描述。
这场战事是由帝位之争所引起的,与共工争夺帝位的叫颛顼,是黄帝的第4世孙,被称为北方黑帝,当时战事极为惨烈,最终以颛顼的胜利告终,共工失败,一气之下撞向不周山,擎天柱一倒,天地便发生了倾斜,进而陆不陆、海不海。由此是不是可以从侧面引申出,地球发生极移,是由于远古时期的高科技战争呢?
我们假设不周山是地壳地幔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共工战败,一气之下引入大型杀伤性武器——小行星,彗星一类的外来星体,“外来客”撞向不周山的瞬间,由于自转原因,地壳地幔发生偏移,迫使全球环境突然发生改变。
与此类似,在霍皮族人的传说中,也有着蛛丝马迹。而相传第二期的人类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终结的,之后才开启了如今的新纪元。
关注“周周小宸”不迷路,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