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五菱mini开了1年的感受_五菱mini开着怎么样

今天写个五菱宏光mini EV的一年多使用体验和总结,作为一个理工男,文章中用到了大量的数据,看起来可能会略有些无聊。

累计行驶已经9588公里了

从2020-12-12提车到今天已经一年多了。行驶里程接近一万公里。作为我们家第二辆车,主要给媳妇上班开的。我偶尔也会开一下。周末出去玩基本上都会开这辆车,去人多的地方停车很方便。

4S店开心合影留念

说说这款车的优点

,最大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然后就是用车成本低。还有可能因为是网红车的原因,看起来比较可爱。

先说下价格便宜

,买的是170公里续航版,裸车3.88W,加上上牌800,保险买的100万保费3600+,后座位可以单排放倒配置加300。落地价4.35W。那天有活动,*补贴一千,过了好几个月才拿到。这样算起来落地只有4.25W。

再说下用车成本低

,这车号称低于9.3KWH/100KM。折算起来一度电能走11公里,但冬天很难达到这个数值,我开过几天上班,统计了下,正常我每天上下班75KM,每次充电平均在8.5KWH,这个是在冬天平均温度个位数的情况,夏天每次充电大概7.5KWH左右。折算下来充一度电能走9-10公里的样子,还算可以的。苏州电费峰值0.5583,谷值0.3583,二阶加0.05,三阶加0.3。按照我的充电习惯每公里费用5分钱以内吧一公里,和宣传的一致,这个能达到宣传的数值在于我充电95%都控制在谷值时间充电。我的燃油小毛驴平均一公里4毛钱左右,每天油费30块钱的样子,这样算起来每开一天能省26块钱左右。

最后说下这辆车的整体感受吧

,车比较小,长度不足三米,宽度不足一米五,两门四座。开车的时候总感觉左脚空间不够大,我这身高178,体重接近90KG的坐在里面还可以吧,副驾驶再坐个和我一样的就会稍微有点拥挤了,特别穿大棉袄的时候。经常出去玩我和我们家三岁不到的仙女坐在后面,还可以,不挤。要是两个像我这样的估计会很不舒服。不过我老婆带着两个几岁小朋友坐在后面还可以,小朋友坐在后面有个好处,他们自己开不了门,还挺安全的。

中控非常简洁,冷热风旋钮,风量旋钮,风向旋钮,还有个收音机,还是单喇叭的那种。

中控很简介

座位有点偏高,而且还不能调节。这车可能还是主要为女性设计的。座位高可以给腿部更大的空间。开着这车有点开面包车或者小卡车的感觉。

两门的缺点就是后面进出需要放倒和前移座位才行。

后备箱虽然很小,但能放的东西出乎我意料之外,有一次我老婆逛超市,买了几百块钱的零食,菜,牛奶什么的,两个人勉强才能拿完,居然全部塞进去了。后面作为放倒后备箱空间还是很大的。

后座位放倒空间还是很大的

不放倒后座位后备箱空间很小的

车轮采用12寸的,号称是能上牌上路的车最小的轮胎。这也导致我前两天去补胎的时候师傅用机器很难把轮胎拆下来,太小了,最后又是扒又是垫的才拆下来。

说到补胎我得说下这个小车居然带胎压报警,前段时间一直胎压报警,我看了下轮胎没有明显瘪胎啊,清除了错误过两天又有了,然后去充气,没多久又出现了,我以为胎压监测错误的,去检查了下果然被一个钉子扎了。这个功能还是很实用的。一年多的时间被扎了两次。

下面我来说下我最关心的三电性能,电池,电机,电控。

电池:

我这电池是13.8KWH,106V,131AH的铁锂电池,看了下说明书,这车的电池种类特别多,供货厂家也特别多,大的分磷酸铁锂,三元理,电压有90V,96V,106V。容量9.2KWH和13.8KWH。电压不一致出乎我的意外,之前查到的信息以为只有96V 96AH和144AH两种的。说明书上有七八种电池。因为我这电池电压比较高,车还是很容易开到100码的。到了100码电子限速了,最高串到了105码,几秒钟的事,还是借助了个小下坡。开的特别害怕,感觉得像我的小毛驴140码以上的感觉吧。90码以上就开始有点飘飘的了。

电池参数

电池充电功率实测1575W,看了下功率常数,0.9以上,充电器肯定带PFC了,这个应该是硬性要求吧。电流7A多一点点。用10A的插座还是有点余量的。配线基本1.5mm就能满足了,所以几乎所以家用插座都能满足,不满足的地方可能只是没有地线了。

充电功率因素0.98

充电功率1575W实测

充电电流7.123A

电池还有个保温功能,这个功能有点意思,行驶的时候电池保温不会工作的,毕竟电池就那么一点点电量,只有在插上充电线的时候保温才会工作,这样不用消耗本来就不多的电池电量,保温开启功率最大330W,保温是恒温控制,会把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低了就开加热,温度到了就把加热关掉。因为充电时才开加热保温,所以五菱给出的建议是冬天不用车时就把插头插上,一直给电池保温,这个可以增加电池寿命,减小低温电量损耗,防止低温时别限功率。这也是一种方法,就是局限性有点大的方法。

电机:

我看了下铭牌,额定电压96V,峰值转速7500,峰值功率20KW,额定功率13KW,峰值扭矩85N.m,额定扭矩才25N.m。果然只能嘚瑟几秒钟啊。最关键这个电机采用自然风冷。这个设计有点大胆啊。夏天持续80KM/H以上大概率会过温。之前看过一个测评,夏天在高速90KM/H半小时,电机高温报警,后面降到70KM/H电机恢复正常。极限情况下更差,夏天中午地面温度能超过50度,电机肯定不能维持高速,这时候就得拿出大绝招了,限功率,哈哈哈哈。

电机实拍

说明书电机参数

电控:

档位只有前进,停止,后退三个档位,还有个运动模式和经济模式的切换按钮。

经济模式最大限流160A左右,最大电子限速83KM/H,馈能制动最大电流45A左右。加减速比较小,油门响应相对迟缓点,速度低于14KM/H时移除馈能制动功能开始自由滑行。

运动模式最大电流200A左右,基本是满功率20KW左右了。最大电子限速100KM/H,借助下坡能稍微多一点点。馈能制动最大电流60A左右。加减速比较大,油门响应比较迅速,动力说来就来,速度低于7 KM/H时才移除馈能制动功能开始自由滑行。在运动模式下基本不需要踩刹车,通过控制油门配合馈能制动就可以把速度减下去。我特别喜欢。能量一点不浪费。一般红灯起步我必须是第一个,别人只能看到我的尾灯,不过帅不过三秒,后面一会就纷纷超过我了,还投来了异样的目光,差不多意思就是“你不是很牛么,继续啊!”

我估算过,每300J大概可以走1米,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高速运动模式下松开油门,馈能制动的功率大概6KW,每一秒馈能制动回收的能量可以让车再行驶20米。油车没有能量回收功能,只能踩刹车,这些能量就白白浪费了,这也是我喜欢电动汽车的一个原因。

低温和电量不足会限制功率,电机温度过高也会限制功率,不过这种情况我还没遇到过。我初步测试下来温度在零度左右,电机驱动电流会被限制在100A左右,这个功率下,一脚油门下去速度只能到70码左右,70到80得靠时间慢慢的加上了,电量低于20%电流会被现在80A左右,这个一脚油门下去只能到60码,60-70码还得靠时间慢慢的加上去,80码基本很难了,除非有个小下坡。我估计温度和电量进一步下降还会继续限制。这个在高速和高架上行驶还是很危险的。

当电量低于96%的时候才会开始馈能制动,这个设计是为了保护电池过充问题,同时电量在90%-96%区间,馈能制作是有限制的,电流不大,没有到满负荷。低温下,馈能也会被限制,最大馈能电流在60A左右,在0度左右,馈能制动只有20A不到。

续航大家比较关注的

,我这边给一个我测试的数据作为参考。我开车不是太猛,所以续航数据会好看点,苏州冬天大部分温度在5-10这个范围内,这个温度下,续航大概140KM。0度左右,不开暖风,续航大概120KM。。0度左右,开二档暖风,暖风功率1.2KW左右,基本上开一小时暖风消耗12KM。综合续航只有90KM左右了。0度以下,每下降一度,里程大概减少2KM。不用时一直插在插头上电池保温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寒流将至,由于在公司因为安全问题不能充电了,也就不能保温了,续航会大幅下降,我这每天75KM,零下五度肯定得开暖风,续航里程勉强能够的,但低温限功率和后面电量不足限功率,我有一段高架限速100,这样行驶太危险了,后面几天只能给我老婆开了,我换回我的燃油小毛驴了。我老婆不需要走高架,路程也短,所以很安全。

春秋季节续航还可以,我能开到150公里左右,我老婆开车比较猛一点,只能开个一百二三十公里。

夏天开空调,会降低点续航,空调刚起到一点几千瓦,正常后大概只有几百瓦的样子。差不多开空调一小时少走十公里样子吧。

由于续航短,必须得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固定方便充电的地方。我之前有两个,现在只有一个了。

在家可以直接在地下车库拉一根线充电

以前在公司可以在电瓶车车棚充电,现在不允许了,不能白嫖了。

说说一些问题

,有一次驾驶发现转向灯和风机都失控不工作了。原因可能启动旋钮有两档,到底是正常工作,中间有部分电器工作,中间可能有部分逻辑问题吧。特别危险,在路上方向灯不工作,双闪还是可以工作的,后面注意了下,直接旋到底,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也没去深究,这地方肯定有问题。

还有一次车门落锁只要开起来每隔5秒左右来回跳动。码表盘也没报任何错误,之前一直以为门没关好,红灯的时候都重新关了一下还是不行,最后才发现是后备箱没关好,可能是误碰到后备箱开启按钮了,这里我就要吐槽一下了,我是在下车锁车的时候发现后备箱没关好的,因为车门或者后备箱没关好锁车喇叭会响。这就意味着车是可以检测到后备箱没关好的,既然能检测到为什么不在码表盘显示后备箱没关好呢,既不显示又不报警,导致速度大于一定值自动锁车,然后又检测到后备箱没关好,自动开锁,来回循环。搞得人一头雾水。这绝对是应用场景预测和统计不足造成的。

馈能制动虽然好用但有个重大缺陷,在强馈能制动的时候效果等效于踩刹车了,但刹车灯没有自动开启。这个问题我记得是在早期新能源车才会出现的问题,后面都陆续做了调整,这是有风险的,没有刹车灯提醒,而实际驾驶等效于刹车,后车有追尾的风险。这个问题不应该出现了,我专门让我老婆协助我测试了下这项功能。希望后续能改进。

噪声问题,因为整车基本没有做什么防噪处理,比如后备箱直接看到铁皮了。这就导致80码以上收音机基本听不清了,可能是单喇叭声音太小的问题,还有下雨天,后面泥水甩到车上声音特别大。

剩下的一些小的不足了,可能也不算不足,但对我来说事缺了点的,比如仪表信息没有百公里能耗显示,没有电池温度信息。这些信息我希望可以对用户开放的。也没有充电电量百分比控制。

这小车居然还有个手机APP,我是没想到的,还挺实用的,可以看到电量,剩余行驶距离,还有个GSP定位。没有控制充电时间有点小遗憾。里面居然还有每天前一百名行驶里程排名,第一名一般都是两百公里左右,甚至更远,我在想怎么开的,一直下坡还抬起来空转的。

当然APP有位置信息,还有一些其他信息,基本上就个人信息相当于裸奔了。只从我们有了智能手机就一直处于个人信息裸奔状态了,以后新能源汽车普及以后我们的个人信息进一步裸奔了。

最后做个总结

:这车不适合高速和超过80KM/H的高架。活动范围适合50KM半径以内的距离。必须至少有一个固定方便充电的地方。最好停车不要钱。剩下的全是优点了。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