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拼音_建安七子顺口溜怎么读

广义三国人物繁多,所以工作量较大,因此在下此文也做足了功夫,还望各位看官老爷不吝关注,今后会常有原创精品文奉献,谢谢大家!

正确读音在括号中均有标示。

这应是全网目前最全的整理了。

注:由于小说瞎编的人物实没有了解的必要,因此人物简介均以官方典籍为主。

其中能力突出者或不俗者皆加粗标示。

曹叡曹魏明帝,在位十三年,颇有建树,为政治国不逊其父曹丕;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但文学造诣不如祖上。

荀彧世之智士,是不可多得的一流人才。曹操麾下首席谋臣,品行高洁、功勋卓著。有“王佐之才”美誉。

荀攸

荀攸世之智士,荀彧之侄,同为一流人才。曹操的军机顾问,机智过人、奇策迭出。有“谋主”之称。

荀恽荀彧之子,有个好爹!

荀顗荀彧之子,荀恽之弟,有个好爹之余,名气比哥哥稍大点点。

贾诩世之智士,亦是一流人才。贾诩辗转半生,后事曹魏;其深谙人性,可谓料事如神、算无遗策。后世称之“魏晋八君子之首”。

程昱

程昱世之智士,一流人才,文武双全不偏科。历史上的程昱明于军计、擅于审时度势,并非纯谋士,程昱领军打过不少仗,是一个被《三国演义》掰弯形象的人。

钟繇曹魏良臣,全能型选手。在军事、政治、书法等领域皆有造诣,其中尤以书法为甚。有“楷书鼻祖”之美誉。

钟毓钟繇之子,有个好爹!

华歆东汉名士,曹魏良臣。史上华歆德高望重,清正廉洁。《三国演义》瞎几把黑了他一通。

崔琰东汉名士,事曹魏。先从袁绍后转事曹操。性格刚直不阿,后卷入政治斗争含冤而死。

邴原东汉名士,事曹魏。以道德高尚著称。

枣祗曹魏良臣。“屯田制”首倡者,深得曹操器重,可惜英年早逝。

杜畿曹魏良臣。这哥们是被《三国演义》隐藏的王者,不为世人所知悉。杜畿能力不凡,其政绩尤是斐然,被评为“常为天下最”。

辛毗曹魏良臣,先从袁绍后转事曹操。擅智谋、有远见。

杨阜曹魏良臣。为人刚直,德才兼备。曾在自身条件艰苦的情形下击破马超。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事曹魏。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郗虑东汉官员,事曹魏。参与孔融案件,存在感不强。

傅嘏曹魏良臣。偏后期,所以没啥存在感,不过人倒是不弱。

鱼豢曹魏官员。著名史学家,《魏略》便是他的手笔。

夏侯惇

曹魏重臣,一个功劳不大苦劳很多的人。

夏侯楙夏侯惇之子。不是什么有用的货,时人对其评价很低。

典韦世之虎士。曹操禁卫队长一号,相貌魁梧、膂力过人,能单手举起数个平常人都举不起的大旗,为当时少有之猛士。

许褚

许褚世之虎士。曹操禁卫队长二号,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乐进曹魏上将。出身行伍,容貌短小精悍。乐进以骁勇果决而闻名,擅长先登陷阵,为一流上将。其征战一生,击袁绍、讨吕布、破关羽、败孙权,克敌无数,少有败绩。

张郃字隽乂曹魏上将,先从袁绍后转事曹操。用兵冷静机变、擅用地形。史上张郃征战四方、拒刘备、破马超,功勋卓著,和那个被《三国演义》黑成草包的形象,有很大的出入。

徐晃

徐晃曹魏上将。又一个《三国演义》弱化的大将,史上徐晃智勇双全,治军严整,当属一流上将,更在绝对劣势下接连击破关羽两次,用兵正奇结合,无往不胜。

臧霸曹魏名将,先为山大王后事曹操。初镇守一方,后成为守吴先锋,活跃于前线,颇有战功。

吕虔曹魏名将。受曹操赏识提拔,独镇一方十数年,保境安民,甚有威惠。

王昶曹魏名将。此人也是个多面手,垦农治军、筹划平叛,样样俱全。

毌丘俭曹魏名将。曾两度击破高句丽,打得其几近亡国。后为魏室反抗司马氏,兵败身亡。

郝昭曹魏名将。曹真举荐的人才,在陈仓仅以千余人抵御诸葛亮数万大军,并将其击退,一战成名。

何晏曹魏官员,曹操养子。小有才名,但浮夸,魏晋玄学倡导者之一。

王弻曹魏官员,刘表外孙。魏晋玄学倡导者之一。

车胄小人物。史上死于刘备之手而非关羽。

师纂小人物。不值得记住的货色,看看就行。

丁廙小人物,看看就行。

邓飏小人物,看看就行。

丁谧小人物,看看就行。

羊祜

羊祜魏晋名将。西晋开国重臣,出身名门,德才兼备,在晋灭吴一事上建立了不朽之功。与东吴陆抗传有一段惺惺相惜之佳话。

陈骞魏晋名将。也是个全能型人才,为人朴实持重,可托大事。

荀勗魏晋官员。文学家、音乐家。

嵇康

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首。此人名气大,但技能点清奇,爱好:文学、弹琴、瞎扯淡、挂机、睡大觉。

阮籍竹林七贤之一。比较避世,志大才一般,不适合做官。爱好:文学、养生、边缘划水。

刘伶竹林七贤之一。爱好:文学、挂机、扯淡、喝酒、裸奔。

王戎竹林七贤之一。比起上面几条咸鱼,这位倒是有点建树。

朱桓

朱桓东吴名将。也是一员鲜有人知的大才,勇而有谋、战功彪炳。曾以弱制强力克曹仁,击败曹休,令魏军闻风而惧。

全琮东吴名将。孙权女婿,有智略、能打仗、才能不俗,堪称文武兼备,是东吴的中流砥柱。

全怿全琮之子。有个好爹!

孙贲东吴将领,孙策、孙权堂兄。协助孙策开国,立有功劳。

孙韶东吴名将,孙贲亲戚,同为东吴宗室。年少有为,有胆勇。被孙权赏识提拔,成为抗魏先锋。

孙翊东吴宗室,孙策、孙权之弟。性格严厉暴躁,被下属刺杀。

张紘东吴良臣,江东二张之一。是一个声名远播,且很有文化的老人家

步骘东吴良臣。性情宽宏,文武兼备,曾远征交州并平定叛乱,能力足以独当一面。

潘濬先属蜀汉,后事东吴。早年在刘备麾下比较透明,归吴后得到重用,为官正直、多有建树。

周鲂此人史上是武将而非文官,平过叛乱,击败过魏军,能力功绩都还可以。

滕胤东吴重臣,孙权女婿。擅于为官、享有声望,后死于政变。

吾粲东吴官员。虽是文职却常赴沙场,有功。

阚泽东吴官员。排除小说的强行加戏,此人在史上并无谋略,就是个读书搞天文的学者。

诸葛恪

东吴重臣,诸葛瑾之子。自幼聪明,能说会道,看起来像个王者,实际上干出来的事更接近于白银,雷声大雨点小的人物。

妫览一个想霸占别人而被反杀的小人物。

孙綝垃圾人。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东吴后期一大败家子。

费祎

费祎蜀汉良臣,四相之一。费祎很有才能,同时也是性格温良的老好人,曾多次阻止不自量力的姜维动武。

马谡蜀汉良臣。此人是有些才能的,可为谋士不可为将帅,可惜诸葛亮把他放错了地方,以致悲剧结果。

张嶷此人不错,蜀汉后期将才。

刘禅蜀汉后主,刘备之子。此字多音,“chán”多指佛教事物,刘备无佛教信仰,此地因作“shàn”,义为封禅、禅位。

麋竺蜀汉重臣。原为徐州巨贾,富到流油,在刘备危难之时赞助其东山再起,并与之联姻,刘备成大业后,麋竺倍受荣宠。

彭羕蜀中官员。此人有小才,却是一狂人,命途多舛,下场凄凉。

吕乂蜀汉官员。爱好读书弹琴,没有存在感。

秦宓蜀汉官员。有点才学、爱逼逼的键盘侠。

傅肜蜀汉将领。夷陵败于陆逊之手,一战即死,很酱油,一般看见“傅彤”指的就是他。

傅佥蜀汉将领,傅肜之子。看起来好像很不错,但排除小说强行加戏后,跟酱油角色没什么区别。

陈袛蜀汉后期重臣。控制朝局,有大权。

郤正蜀汉后期官员、学者。后随刘禅降晋,才能尚可。

蔡邕

蔡邕东汉大文豪、书法家、音乐家。才女蔡琰之父,才学和影响力在当世都很高,甚至影响后世。后王允看蔡邕不爽,将其杀害。

袁隗东汉名士、重臣。袁绍、袁术的叔叔。存在感不强。

何颙东汉名士。参与刺董计划,失败告终。

马日磾东汉官员。在下到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日”在这里读“mì ”......

孔伷东汉豫州刺史。诸侯讨董时意思意思了一下,存在感不强。

张邈东汉陈留太守。此人是曹操老友,后在曹操征徐州时,与陈宫一同反叛,兵败身死。

陈珪东汉沛相。不出彩,完全没小说里那么牛。

皇甫嵩东汉名将。东汉最后的几根军事支柱之一,农民军克星,在平定各地叛乱中立有莫大功劳。

朱隽东汉名将。东汉最后的几根军事支柱之一,破黄巾、定叛乱。同为农民兄弟的克星。

麴义

麴义袁绍麾下能力最强、战功最彪炳的名将。曾以八百弩士大破公孙瓒步骑二万余人,斩首千余;后再战公孙瓒,麴义更是打得他叫爸爸。

沮授袁绍首席谋士。细看典籍,会发现沮授是胜过田丰的,此人深谙韬略,是袁绍势力不可多得的大才。

荀谌袁绍谋士,荀彧从兄。小有谋略,只是后来莫名其妙不知所踪。

逄纪袁绍谋士。脑子尚可却习惯性想歪。很可能是笔误所致,现多做“逢纪”,或许是因为“逄”字实在生僻,人们都下意识的喜欢把它看成“逢”。

阴夔袁绍将领。虽受重用但却没啥存在感。

袁燿袁术之子。有个很出名的爹,可惜这爹不咋地。

桥蕤袁术将领。但却敬佩孙策为人,后战死。

董旻董卓之弟。沾了哥哥的光。

李傕董卓麾下真正的猛人,后为军阀。击破过朱隽、吕布、徐荣。李傕政治眼光较浅,但军事上倒是个不折不扣的狠角色。

郭氾/汜董卓麾下战将,后为军阀。不容小觑。可怜和李傕都被《三国演义》黑成弱鸡。

韩遂

韩遂凉州军阀。韩遂雄踞一方三十余年,能力超出被小说抬高的马腾,还有墙头草的特质。

士燮交州军阀。盘踞在山旮旯,也曾独霸一方。后归附东吴。

韩暹白波军将领。汉末军阀之一。

左髭丈八黑山军将领。看其名,再结合山贼身份,左髭丈八很明显是个外号。

眭固黑山军将领。后被徐晃、曹仁等击破。

张闿陶谦将领。没啥用,出名是因为贪财做掉曹操的家眷。

蒯越刘表谋士,荆州望族,后归曹魏。史上存在感不强,也是一个被小说加过戏的人。

傅巽刘表官员,曾劝刘琮降曹。爱好:诗赋、论文。

泠苞刘璋将领。抵抗过刘备入侵,史上战败后不知所踪。

刘璝刘璋将领。与泠苞一同抵抗刘备,多了个与刘循在雒城抵抗刘备一年多的实绩,存在感比前者稍强。

管辂东汉末年一条大大的神棍,精于占卜,据说算得很准。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