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感谢家长送礼物的文案_给爸妈送礼物的文案

上周,想着快中秋节了,爸妈在老家,中秋假期又短,社区主张不让离开郑州。

索性就从网上买了一箱牛肉、一箱老婆饼和一箱酥梨,给他们邮过去。

搁在平时,前几天就能收到的,近两天物流如蜗牛爬行,昨天就不动了。

刚才接到送件电话,说因为防控送不过去,他们把货物退回去,让我在网上点退款。

电话问过爸妈,他们说防控地方离老家远着呐。说,送不到就退了吧,家里都有。

我看着订单,真后悔没有早点邮过去,虽然这些家里都有,他们也不缺钱,但他们一定不舍得买,我了解他们的。

大过节的,想尽点孝心不容易。大环境影响,孝敬老人也要讲究时机。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认识到,孝敬不只是恰逢节日送些礼物,而是……

1、孝敬父母,礼物要放到平时

去年的时候,两个孩子都没到升学的转折点,我的生活日常相对轻松,就在扒拉网站时,看到吃的、穿的,有适合爸妈的,下单直接邮到家。就因为先斩后秦,没少挨批评。

今年不一样了,大的小升初,小的幼升小,这个半年忙的找不到北。心情也困为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烦躁。

结果就忽略了老家的父母,电话也相对少了,一周也打不了一个,大多是他们打过来我接一下;网购几乎没有。

这会儿,孩子们上学的事儿都解决了,才想起父母,不由得深深的愧疚。

跟父母说起这些亏欠时,他们就说,把你自己的小家过好是最重要的,我们老了,牙口也不行了,很多都吃不动;衣服到死都穿不完,不要再买了。

后面再加一句,有空了打个电话就行了。

我懂,父母只想知道我们平安即可。

或许,父母不需要那么多的穿的用的,在衣食不缺的情况下,一句问候就是最好的礼物。

想起一句话:小时候,我是爸妈的全部,长大后,我把全部又给了自己的孩子。

2、孝敬父母 请给个好脸色

邻居王阿姨回来了,他去年一整年,就在给武汉的儿子家看孙子。

算算日期,孙子今年应该1岁多,正是需要人带的时候。怎么就回来了呢?

那天,楼下单元门前,刚好遇到王阿姨坐那儿发呆。闲聊几句后,王阿姨收不住话题了。

她说,自从到了武汉,没见一天儿媳妇的好脸子,甚至没有同桌吃过饭。

他们两口子下班后,阿姨把孩子交给他们,然后开始在厨房忙活,饭菜端上桌后,他们一家三口开始吃。

等阿姨把厨房收拾干净,坐到桌边时,儿媳妇起身,说她吃完了。

早餐,儿媳妇不吃饭就走,这个阿姨也能理解,儿媳妇上班远。

中午不回来吃,一天中就晚上一顿饭,还分拨吃。

阿姨理解不了,并且,只要阿姨在客厅,儿媳妇就进卧室,没有事情不出来,就没有照面的机会。

因为没有接触,对婆婆压根就没有称呼。

阿姨跟儿子说过这种现象,没用,儿子在媳妇面前也不敢发威。

后来阿姨也不给儿子说了,只要他们三口好好的,就行了。

所以阿姨忍了一年,怕气坏了身子骨,就打道回府了。

虽然阿姨的做法有点不管不顾,但我支持她。

本身,帮儿子带孩子,只是义务,不是责任,可是小两口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感觉,这是老 人的份内之事 ,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

脑补一下这婆婆在儿子家的场景,跟保姆差不多 ,甚至过之而无不及。

说直接一点,这就是不尊重。既然你眼里没我,我就知趣一点,乖乖离开,没有不妥吧。

据说,儿媳妇还是一个集团公司的中层干部,工作能力还是挺强的,情商也在线。

如果她能把工作中的那副面孔匀一丢丢给婆婆,婆婆就会感激涕零,更别说扭头离去了。

亲情中,态度重于语言,一副愉悦的表情,胜过一堆大道理。

路边一个陌生人,你对他微笑待之,他都不会冷落你,何况家人呢?

3、孝顺父母,请让他们抬起头

我大学只上了大专,就这,爸爸逢人就说,他闺女考上大学了。

当时, 能坚持读到高中的人,一个村找不到几个,更别说女孩子了。

她们早早辍学,要么放羊、做饭、干农活、学裁缝。

很多人都说,女孩子上学没啥用,还不如帮家里分担家务。

整个乡镇,两年才出来我一个大学生,还是大专。

我清楚的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夏天,村子里,哪儿人多爸爸就去哪儿,话匣子也打开了,面容也红润了,眉头也舒展了。

过去不是的,人群中,默默的旁听,干活时,也只管低头忙活。典型老实巴脚的种地人。

即将开学时,那天父亲喝点小酒,跟我说,闺女,真挣气,爸爸这段时间活的最支棱,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看他,言辞凿凿,眼角泛着泪花。

当时,不太理解爸爸的举动,嫌他小题大作。

如今,当我成了母亲,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聊天三句话不离学习时,才真切的感受到,学霸的家长,最有话语权。

是的,从某种层面来讲,学习努力,工作上进,就是对父母的孝顺。因为那个时候,父母满眼都是你。

你混得好,他跟你风光,跟你骄傲;你混得不好,你替你难过,跟着你受罪。

因此,孝顺是可以进阶的。不同身份的人 ,孝顺的方式也不一样。

如果你能力有限,就是一普通人,工作平平,勉强养活一家人,那么,你可以常电话父母,报一声平安,让他们安心。

如果你经济条件可以,除了解决父母的衣食无忧问题,也要照顾到父母的情绪,陪他们说说话,听听他们的唠叨,就是孝顺。

对于家境优沃的孩子说,学习优秀、工作中出类拔萃就是孝顺。

中秋佳节,万家团园。这句话在如今快节奏的今天,是种奢侈。

即然不能相见,就拿起电话,给远方的父老,絮叨一会儿,报声平安。

就是孝顺。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