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中人
类挑战极限或者见证伟大工程的项目。
比如挑战多人在一个铁笼里同时骑摩托,见证世界上最长的桥,在有限时间内吹灭最多的蜡烛等等。
这些项目见证了人类在各个领域的极限,让人叹为观止。
但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也有十分“另类”的项目,让人产生不适。
比如世界上最长的指甲,用嘴巴吐出最长的水流。
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收录了“最脏”的人类——阿莫·哈吉,他长达60年不洗澡,是世界上最长时间不洗澡的纪录保持者。
常年不洗澡,哈吉身上的污垢形成了厚重的盔甲,那他为什么不洗澡呢?难道只是为了领一张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书?
面对这么多的疑问,哈吉的经历给了人们答案。
过早地去世1937年,哈吉出生在一个伊朗南部的一个小村庄内,年少时的他与其他普通人的经历相同。
20岁时,这个勤劳努力的小伙子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他的妻子。
哈吉很快就与这个女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约定一起过完余生。
哈吉与妻子相知相爱,结婚后更是举案齐眉,婚姻幸福。哈吉未曾想过两人分别会是什么感受,结婚两年仍如同在热恋期,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妻子。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甜蜜的生活仅仅持续了两年,哈吉的妻子就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因病离开人世。
妻子离开了哈吉,尽管当时的哈吉痛哭流涕,却依旧没能挽留住妻子。留给他的只有短暂而又美好的回忆,以及最后的“礼物”。
最后的“礼物”青年丧妻,对哈吉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突然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哈吉仿佛失去了精神支柱,一夜间变得苍老了起来。
在妻子离世开始的几天里,哈吉茶饭不思,终日蜷缩在床上不肯见人。只要闭上眼,妻子的形象就在哈吉脑海中浮现,这令他痛苦不堪。
哈吉烟瘾开始变得越来越大,经常五六支烟一起抽,为的就是忘记失去至亲的痛苦和忧愁。
又是沉浸在痛苦的时间里,哈吉仿佛闻到了妻子身上的香气残留的气息。哈吉疯狂地用鼻子搜寻,最后发现他的衣服和身体上竟然还有妻子的余香。
哈吉如获至宝,这是妻子留给他最后的味道,让他以为妻子就在他身边,在他怀里。
哈吉想要保留这些余味,以此成为他怀念妻子唯一的慰籍,
当即决定再也不洗澡。
保留她的痕迹六十年过去了,哈吉身上妻子的味道早已被汗水的酸臭味替代,但他始终坚信妻子的香气还在他身上。
只要不洗澡,妻子的气息还会萦绕着他,他还能像以前一样,仿佛时刻陪伴在妻子身边。
只不过,哈吉身上的污垢早已凝结成另一层“皮肤”,如同厚重的铠甲披在身上,恐怕这世上没有人比他还脏。
村子里的大人将这厚厚的污垢叫做铠甲,孩子们也跟着取笑这个常年披着“铠甲”的老头。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哈吉成为了村子里的笑柄,而他充耳不闻,只是时常心里默念:“要保留她的味道”。
偏执的信念起初村民们被哈吉对妻子的执念所打动,人们都认为哈吉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并对哈吉十分敬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闻到哈吉身上的酸臭味,他们不能忍受一个如同垃圾桶的人在他们身边时刻散发臭味。
于是村民们开始劝说哈吉洗澡,甚至有村民主动要求免费为哈吉理发洗澡,但都被他回绝了。
几十年来,哈吉只是会偶尔修理下自己的头发,不让过长的头发影响他的视线。
哈吉身上最值钱的物品,是从公路上捡的汽车后视镜,他偶尔也会拿出来看着自己的样子发呆。
并且由于贫穷,哈吉常年隐居山林,采食野味,他抽的烟竟是动物粪便做成的。每次抽烟时,哈吉都会将自制的烟塞进自己的钢制烟斗中,
闭着眼将它抽完。
村民们认为哈吉“玩笑”开过了头,但哈吉显然不打算向村民们妥协,继续坚持不洗澡。
最终,村民们受不了哈吉的固执和他身上的臭味,人们开始孤立疏远哈吉,甚至讥讽哈吉。
但哈吉将这些冷眼嘲笑承受了下来,他的心也愈加坚定,他要保留妻子的味道至死。
许多人不理解哈吉的做法,认为哈吉只是在搞“行为艺术”,以此来获得关注。哈吉却不这样认为,面对对他提出这样疑问的人,也总是淡然一笑。
哈吉只是想通过不洗澡的方式打动上天,使得他可以在死后与妻子在天堂团聚,于是他六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这份信念。
带着这份偏执的信念,哈吉成为了村子里的异类,受到大人和孩子的异样和嫌弃的目光。
但也正是这样的信念,哈吉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访,即使其中大多数人都带着猎奇的心态。
就这样,哈吉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最长时间不洗澡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并且每天都在刷新自己的纪录。
长寿和坚持使得哈吉稳坐第一的宝座,但他对这样的世界纪录漠不关心,依旧继续着自己原本的生活。
另一种偏执在哈吉前,吉尼斯世界纪录就纪录了最长时间不洗澡的人,这个印度男人叫辛格。
与哈吉对亡妻的执念不同,辛格对生儿子有强烈的执念。一位神父曾告诉辛格,如果他不洗澡,就可以生下儿子。
辛格对此深信不疑,小孩子赌气般不再洗澡,并且获得了吉尼斯连续38年不洗澡的认证,不过随后被哈吉打破。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即使辛格坚持了几十年不洗澡,他也没有一个儿子,七个孩子全部是女儿。
家人对辛格的做法也很厌恶,妻子不想和一个满身臭味的丈夫同床共枕,孩子们也不希望父亲一直保持肮脏,希望父亲能够正常一点,是一个可以和自己拥抱的父亲。
但辛格对神父的话十分坚信,他认为自己连续生七个女儿仍没有儿子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虔诚。
直到今天,辛格仍坚持不洗澡,他得到儿子的愿望也还未实现。
辛格坚持不洗澡的原因和哈吉不同,一个是为了儿子,一个是为了妻子。
但两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固执、坚定的人,他们会为了自己认定的信念而坚持。
哈吉和辛格像是来自旧世界的保守者,为了心中自认为神圣的目标而坚守,从不在乎旁人异样的眼光。
两人正如唐伯虎所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旁人很难对他们做到感同身受,甚至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在陌生人看来,哈吉和辛格更是异端,是不守世俗规矩的异类。
他们身上散发的恶臭如同远在几百年前中世纪欧洲的余味,让人退避三舍,固执思想如同中世纪欧洲黑死病般让人拒之千里。中世纪的余味早在中世纪,欧陆上的人们以不洗澡为荣。与我国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相仿。
在当时的欧洲,满大街都是穿着密不透风的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细菌侵入自己的身体。
他们认为洗澡会让自己更容易染上疾病,并且不洗澡会让自己距上帝更近,甚至有人一生都不曾洗一次澡。
整个欧洲中世纪历史纪录的便是从宫廷到民间的恶臭以及鼠疫黑死病的流行。
最终夺取三分之一欧洲人性命的黑死病终结了欧洲人的陈旧思想,取而代之的是源自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欧洲人开始觉醒,直到工业革命。
时至今日,人们对中世纪都是谈之色变,甚至有人想掩埋那段历史。
而哈吉和的做法无异于重蹈中世纪之痛的覆辙,他仿佛是从中世纪走出的欧洲人,固执的可怕。
但探寻一番后会发现,哈吉并不像中世纪的人们那样愚昧,而是在绝望的事实面前无能为力。
哈吉只能选择追求神的垂怜,幻想着妻子还在身边陪伴,并以此欺骗自己。
久而久之,他也分不清现实与理想,只是记得自己很久没有洗澡,但为什么,或许他也忘了。
未来在哪里如今的哈吉已经是耄耋之人,身上的“铠甲”仿佛阻挡了疾病,让他依旧很健康。
高龄的哈吉至今还记得妻子的容颜,和两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因为他的眼中还时常闪烁着光。
在哈吉的记忆中,妻子的容颜永远地保持在了20岁。
在往后的日子中,哈吉仍会继续隐居山野不洗澡的生活,人们对于他的打扰也会渐渐消失。
对哈吉行为的各种猜测,围绕着他的流言蜚语也会消弭,人们会逐渐忘记他和他的事迹。
只不过哈吉用自己一生的“行为艺术”告诉了世人,爱一个人有多深,他就有多固执。
哈吉能否从长达六十年的阴影中走出来,否积极地重新面对生活,无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