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短视频行业经营模式(短视频公司如何运营)

之前我讲过做保险短视频会陷入的3大误区,其中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急于求成。

有很多代理人仅仅只是发了几个视频就开始着急做短视频能带来多少新业务线索,带来多少保费了。

我说过,信任通常是慢慢建立起来的,没有人会只因为看了几支视频,就直接下单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保单的。

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代理人自己做了一期又一期的短视频,投入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效果呢?

其实,也很正常。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有一个迷茫期,或是因为效果不理想,或是因为预期太高有落差。

但如果当我们搞清楚了整个保险短视频的生态闭环,我们这些疑虑自然也很好打消了。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在保险短视频这条流量赛道上,快速成功可能有偶然因素,但长期见效绝对是必然的。

千万不要眼红其他人的快速成功,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偶然因素,我们一定要专注于自己所处的运营阶段。

尤其是在自己没有跑起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重新梳理短视频的运作模式,如何从视频制作到吸引流量再到转化的生态闭环。

这套保险短视频的生态闭环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把它分成了四大阶段:

快速启动、惊艳亮相、持续输出、精准转化。

1. 快速启动

我之前说过,去做保险短视频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去做”,你先做起来才能谈其他的。

你要知道,我该不该做保险短视频?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因为嗅觉灵敏的保险精英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什么成本是最昂贵的?时间成本啊。做这行的都知道,越晚开始越容易吃亏,而且投入成本越高。

其实很多代理人会对新的保险销售生态产生恐惧,甚至抵触,因为毕竟研究了几十年的保险,忽然要研究短视频去,相当于跳出了舒适圈。

要知道保险行业是需要曝光度的,现在最容易得到曝光的是什么形式?还是线下路演吗?不是的,是短视频平台了。

而且纯做线下运营维护,时间成本太高,服务半径太有限了,如果利用短视频这样的网络工具,服务半径甚至能覆盖到全国,也符合如今保险产品互联网化的趋势。

诚然,可能有的代理人线下业务做得很好。但是要搞清楚,打败诺基亚的从来也不是另一个传统巨头摩托罗拉,而是苹果。

你能保证客户的朋友圈没有其他的保险从业人员在做短视频吗?能保证客户的注意力不会被别人给吸引走吗?

当然很多代理人会觉得时机还没成熟,这个确实如此,如今的保险短视频市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什么格局。

但这就是我们现在就要做保险短视频的原因所在,所有条件都成熟的时候,也就是红利期已经结束的时候。

快速启动,意味着一鼓作气,发挥先发优势,转化为垄断优势,最终依靠持续自我迭代去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流量终将会越来越向优秀的短视频账号倾斜的,起步的早晚,决定了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所以关于快速启动我的意见就是:去做!去拥抱改变,去占领蓝海,然后一边发展一边学习。

2. 惊艳亮相

惊艳亮相,指的是用高内容质量、高水平表达、高视频制作的短视频,让潜在客户们眼前一亮。

如果说第一个阶段还在大量的学习和探索,第二个阶段就要追求曝光了,如何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你,又如何能让看到你的人“爱”上你,这是我们要解决的。

短视频和图文还不太一样,它的冲击力更大。这种强感官的东西,一定要持续保证高质量,才能让对方对你的印象越来越深。

我之前说过,视频制作跟文章写作一样,都是消耗客户时间的。

如果客户第一次看了一个粗制滥造的视频成品,以后肯定不会再关注了,所以我们在给客户呈现我们自己的时候,一定要专业。

别的不说,最开始一定要有专业的形象,亲和力和表现力,这些都会给自己加分并体现在与未来客户的沟通率上。

另外,视频质量,比如画质清晰度,剪辑转场等等也是平台认定视频创作质量的维度之一,是整个账号的加分项。

所以视频制作方面千万不能马虎,专业的剪辑后期团队能在视频号的起号阶段发挥不可获取的作用,再配上适合的选题,佐以精美的文案,这样的亮相再完美不过了。

3. 持续输出

做到第三个阶段,拼的就是内容质量和持续输出能力了。

这就好像是长跑,后半程就是看谁耐力好,而不是爆发力了。

而且当你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粉丝之后,还会产生裂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你,但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长期的内容输出,去做持续的影响。

那么每个月到底要发多少条视频,才能算是持续的内容输出呢?

我们默认每条视频都是高质量的,那么最起码也需要每周2-3次的曝光,这已经是最低的频率了。

在这里还有一点要强调,就是视频质量,一定要保证质量。没有质量的持续输出只会有反向效果。

我说过有些内容是有难度的,比如文案,在短短的一分钟之内要通过300字进行专业知识的输出,一天之内又能结构化的输出10条,这样的专业储备有几个代理人能做到?

但如果有一个文案库可以参考,那么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做标准化、结构化输出那就容易得多了,比如百家燕的文案库,有近千条文案,覆盖从两核到理赔的各种话题。

当然说到质量,我们也可以根据数据来评价视频的质量。比如播放量、互动率,以及后台数据监测的视频完播率,这些我在往期文章都讲过。

大家可以参考《保险短视频的关键指标:互动率》和《保险短视频的核心指标:完播率》这两篇文章。

一个人的IP,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设起来的。它需要持续的内容输出,反复的印象加深,去巩固这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其实短视频持续输出的逻辑和我们做线下销售是一致的,线下成单的客户很多都是认识很多年的,少于半年的接触都很难成交大额保单,所以我们又在着急什么呢?

在线下都需要长期主义,在线上我们更应该坚持长期主义和持续输出了,要记得,快速成功可能有偶然因素,但长期见效绝对是必然的。

4. 精准转化

完成内容持续输出后,一定会进入第四个阶段,也就是精准的运营和转化,也是我们做短视频的最终目的。

转化一共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公域转为私域,二是私域变现。

公域转化主要也有两种形式,一是被动触达,二是主动触达。

被动触达拼的就是视频质量和运营方法,粉丝加关注后留言后转到私域建立联系。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数法则,视频曝光的流量越多,被动触达就越多,所以越是做的火越能赚到更多线索。

主动触达的方式主要是以直播为主,分享一些常见的财富类、保险类主题,通过直播的方式,激发需求,找到线索,达成公域到私域的流量转化。

当流量来到私域之后,更重要的就是如何变现了。我还是那句话,且不说公域账号做的如何,私域这块离变现最近的地方是一定要重点对待的。

朋友圈向来是必争之地,而视频号的短视频素材是经营朋友圈的重要工具。

如今图文在朋友圈的阅读率持续下降,而视频号的内容越来越多得占据了朋友圈,可见短视频不仅公域需要,私域同样也需要。

我们用数据说话,从微信的视频号认证角度来看,1000个粉丝是一个门槛,是让平台认定你是一个优质视频创作者的最基础标准。

怎么才能达到这个标准呢?

我们默认每条视频都是高质量的,起码是拍过20条短视频,才能拥有1000个左右的粉丝关注数。

而且通过微信好友的点赞还能带来好友的好友这种二次流量,其实所谓的私域流量真正运营起来,线索和转化率也是非常可观的。

当你把朋友圈经营好了,客户才愿意出于信任和你的专业能力去询问去了解,最终转化为成单并保持长期的合作。

总之,上述四个阶段,囊括了整个从起号到最终流量转化的完整闭环。

所以短视频的核心,是如何让陌生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熟人”,认可你的专业并从专业角度达成成交。

如果你还在犹豫,那就抓紧时间了解,先从第一个阶段开始入门。

如果你刚刚开始,那么快从文案、视频制作各个角度入手打造自己的个人IP吧,当然如果需要专业机构的帮助,百家燕,了解一下。

如果你已经到了运营转化阶段,那要做到更精细、更垂直的运营和转化,同样遇到了什么问题,百家燕,了解一下。

写在最后,关于这次互联网保险2.0的时代变革,有幸我们都是参与者。

没有什么比行业格局的改变更让人兴奋的了,因为有改变才有机会,不仅仅是个人的机会,也是整个行业的机会。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去做!去拥抱改变,去占领蓝海,然后一边发展一边学习。与各位共勉!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