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遍地
「戏精」
的年代,就连我们常用的成语,竟然也潜伏了不少表演欲MAX的「戏精」
!明明是平平无奇的生活,因为它们的存在,硬生生地被活成了电视剧风。
今天,文字君就为大家挖一挖那些
戏特别多
的成语!▼
▽
「洗耳恭听」
指的是提前做好准备,用心地聆听
对方说的话。
以前觉得没毛病啊,很诚恳啊!
但现在想来
真是戏多
,为了听对方一句话就得先把耳朵洗一洗,你到底多久
没有掏过耳朵了?
最早设计出
「洗耳」
这场戏的据说是上古时期的许由。《高士传·许由》有载: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说的是在尧帝当政时有个叫许由的人,他身上的
主角光环
亮到连尧帝都受不了,于是非要让他当个掌管九州的高官。许由听到尧要重用他的消息,非常厌恶,觉得脏了他的耳朵,就生气地跑到河边
掬水洗耳
······
文字君表示并没有看懂许由的脑回路,感觉他
洗耳
单纯只是为了给自己加戏
啊。搁在今天,面对面交流时,别说
「洗耳恭听」
,只要对方不玩手机,我就已经满足了。
▽
那么,要是戏精向你投来一场表演,你应该怎么做才不至于让现场变成戏精的
SOLO
呢?文字君觉得,你可以回敬他一个
「刮目相看」
。
你洗干净耳朵才来听我说话,那我就
刮干净眼睛
再来看你,就问你怕了没!「刮目相看」
现在常用来比喻去掉旧的看法,改用新的眼光看待。这场戏的发明者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吕蒙。
但他不是自己出演,而是因为一开始的学渣属性,被迫开启了一场进化表演。
早年的吕蒙,虽然作战勇猛,但肚子里没什么墨水。
于是Boss孙权就劝他了:
吕蒙一下子就被刺激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最终用
真知灼见
把认为他有勇无谋的鲁肃怼得闭嘴惊艳,还撂下一句名言: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话说得很硬气,只不过
「刮目」
传说是古代一种类似于刀锋洗眼的技艺,吕蒙给鲁肃这戏加得有点狠
啊!
▽
其实不止是人,动物里也有
「戏精」
,例如连死都能给自己加戏的「狐死首丘」
。
屈原在《九章·哀郢》里写道: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就是说鸟儿在死之前一定会飞回老巢,狐狸如果死在外面则会
把头转向洞穴所在的山头
,以此比喻人不忘本。
我们来脑补一下这个画面:
一只狐狸就快死了,在断气之前它突然发现
位置不对
,于是强撑着一口气,刨出指南针,确定好方向,慢慢挪动身体,硬是把头移到朝向故乡的方向,然后慢慢闭上眼睛,卒。你看这戏加的,如果一口气撑不过去,那岂不是要分分钟
逼死强迫症
了?
▼
▽
从小到大,文字君最烦那些
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比文字君自觉也就算了,连行为也比文字君懂事
!像
「让枣推梨」
,就是他们屡试不爽的一场集赞
表演。
「推梨」
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主角就是以一句:小儿,法当取小者。
哄得长辈们啧啧称赞的孔融。
而
「让枣」
则是王泰的SOLO,《南史·王泰传》有载: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由是中表异之。
长辈拿了些枣子栗子让熊孩子们自己分,其他孩子一哄而上,就王泰一个人
不争不抢
,演视而不见。顿时显得跟那些目光短浅,为了一颗枣就
错过了一个装逼机会
的熊孩子一点都不一样。
事实证明,王泰和孔融的
表演
的确很成功,「让枣推梨」
从此就成了一个形容兄弟间的友爱和礼让
的成语,至今仍被无数别人家的孩子演绎着。▽
孩子的世界套路已经这么深了,成年人里的
戏精
就更多了。为了表现自己真心待客,竟然
「截发留宾」
。
据《世说新语·贤媛》记载:
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锉碎草荐以供其马。
东晋名将陶侃是个穷二代,有一天孝子范逵去他家做客,陶侃家里没存粮啊,正发愁时,他妈就当机立断
剪下自己的头发
,让陶侃拿去集市换米
招待客人。不是说好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吗?范逵一看也惊呆了,顿时就对这对母子另眼相看了。=-
▽
大家都知道周公旦德才兼备,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戏很多的人。
例如他著名的表演
「握发吐哺」
。
《史记·鲁周公世家》里称周公: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就是说周公对
人才
非常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呢?洗头洗到一半他都能立即起身
握着湿漉漉的头发
招待贤士,吃饭吃到一半他都能把嘴里嚼烂了的食物吐出来
接见贤士。
多嚼几口吞下去很花时间吗?可能是吐出来显得比较有
戏剧性
吧······曹操在《短歌行》里有一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说明周公加的这个
「苦情戏」
效果还是杠杠的。只是有点心疼那些贤士,面对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周公,感觉现场的
尴尬气氛
都要冲出天际了。
▼
▽
这个成语的画面感很强,你看这耳朵抓的,这腮帮子挠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焦急、苦恼、忙乱时那种
手足无措
的样子。
请看《二刻拍案惊奇》里的示范:
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一看就知道是
演技派
!只不过这动作,文字君怎么总感觉有点像······猴哥?不信你瞧↓↓↓
▽
要给自己加戏,你不仅要会Cosplay,有一些神技能也要学起来,例如
「怒发冲冠」
。愤怒得头发直竖,连帽子都被顶起来了,这简直是
调动身上的
每一根毛发
来投入表演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影帝蔺相如就在秦王面前开始了他的表演: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这是
气得炸毛
了吗?反正这种特技
表演成功把秦王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只好把他放回去了。
除了
「怒发冲冠」
,戏精们有时还会给普通的动作加特效,就像「暴跳如雷」
。气得跳了起来还不够,还要像
打雷一样猛烈
地跳了起来,你又不是雷震子,学人家打什么雷。看你这跳脚的样子,怎么看都更像是被雷劈了啊。
▽
戏精们焦虑要加戏,愤怒要加戏,悲伤当然更要加戏!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卖得一手好惨呢?
「泣血捶膺」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眼睛要是能流出血的就别流出泪。
「泣血」
是指一种极度悲伤的状态,哭到眼泪都干了,泪尽血出。加上
「捶膺」
这种拼命捶打胸膛的自残
式表演
。你们这些不被感动的还是人吗?
不过,
「泣血捶膺」
这种外放型的表演还是比较简单的,「饮泣吞声」
这种内敛型的表演就更考验戏精们的功力了!把眼泪流回肚子,哭声吞回喉咙,但又要让在座各位感受到这种
万分痛苦
的情绪,没有两把刷子的戏精,还真不敢给自己加这场戏啊!
▼
看了这么多
成语
戏精
的表演你觉得哪个才是
真·影帝
呢?文字君抓耳挠腮地等着洗耳恭听你的高论
千万不要让枣推梨不说话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