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抖音网红清儿呀叫什么名字(现在抖音漂亮网红)

浑身上下都没能通过抑郁测试

除了那个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胃

……

喜茶在上海红火开业的时候,网友养乐多男孩洸洸曾开玩笑说想开一家丧茶店。

1个月后,“ 一家哭着做茶的丧茶店 ”,借着号称“排7小时队才能买到”的喜茶风,真的来了!

中国首家丧茶店,4月28日上海沮丧开业!

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病啊乌龙茶”

“加油你是最胖的红茶拿铁”

加班不止加薪无望绿茶

前男友过得比我好红茶

……

产品取名真的“扎心”

而你却乐呵呵地排队

好气哦,喜茶排不到,丧茶也是

@爱吃肉的清儿

丧茶以黑色为主色调,店铺代言选择了丧气的“微博网红”王三三:一个并不可爱的羊驼。丧茶只是一个营业4天的快闪店,仅在4月28日- 5月1日期间营业。

而这那只“自杀绵羊”的名字叫做王三三,别名王三丧,真身是网易新闻主编,这背后……

其实就是饿了么和网易新闻共同合作的一次活动。这就注定丧茶被挤爆背后是靠营销驱动的,而非像喜茶靠产品驱动!

开业首日,丧茶同样排队、火爆、买不到。然而,与喜茶排队几个小时后仍然美滋滋不同,丧茶首日口碑表现却有点“小确丧”。消费者在现场并不能直接购买奶茶,而是需要在“饿了么“APP上下单,并向现场工作人员出示下单凭证才能领取奶茶。

网友评论调侃“小确丧”:

“从不排队,到每人限购四杯,再到每人限购两杯,2点30分到3点30分,这队伍就没动过,的确很确丧”。

“马德里的淡水鱼”留言说“这茶要多难喝有多难喝,同事买的乌龙玛奇朵倒出来奶盖是结块的,如果排队是一种体验的话,确实有点小确丧了”。

喜茶靠产品火,靠产品活

21岁的聂云宸创业,2012年,广东江门九中街开了一间小小的奶茶店,当时负责奶茶店的只有创始人聂云宸一人。迎上消费升级的浪潮,IDG、何伯权亿元投资了喜茶。

开店后,喜茶的生意很差,每天的营业额只有几十块钱。聂云宸能做的只有每天去网上搜评价,尤其是差评,从中了解顾客喜好,不断修改配方。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半年,小店外开始排队了。

这更坚定了聂云宸坚持产品的心。

聂云宸说,从小城市起步,口味是否受欢迎,市场会立即给出最直观的打分,喜茶最初经历的考验恰巧是它的最佳试炼。

21岁创业的男生,在开店之前,竟然花了一年来调试产品,他说直到有一天觉得做出了大家喜欢的味道。

而作为借势营销的丧茶,仅开4天店,不过是一场秀而已。

消费升级,传统行业与线下创业的机会

2017年,创业潮流变了!

喜茶、鲍师傅、网红青团……

“左手一杯喜茶,右手一块包师傅!”喜茶排队成魔,鲍师傅火到山寨遍地。

网红美食起于线下实体店,兴于线上网络传播。排队大军的追捧,让黄牛问到了肉味,让投资人看到了机会。

相似的是,网红小吃代表,喜茶和鲍师傅都不是“一夜爆红”的新品牌,都是多年的“老字号”。

2017年,互联网创业似乎已经向下半场过渡。喜茶、便利蜂、迷你KTV、千聊、狼人杀被“42章经”称为今年的5个小风口而火。这背后的投资逻辑,大众的消费能力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以及文化娱乐新的机遇。

消费升级的背后是90后越来越抢的消费能力。他们对消费的需求与过去有很大差别,这就造成了产品升级、服务升级的新消费与内容创业有更多的机会。喜茶的胜利,有营销的因素,更是颜值经济的胜利!

而这一类型的创业给传统行业带来更多机会,对比之下,2017年纯互联网创业已经越来越难。

红杉中国基金合伙人刘星说:从今年开始传统行业似乎有一些领域在复苏。

下半场,比赛开始!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