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声明,“小学渣”并非我对儿子的称呼,而是他自小学一年级始,一路走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的“殊荣”。来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是否实至名归?
或许是因为我和他父亲在他六岁半那个暑假分开的原因,原本温顺可人的暖宝宝,踏入小学的第一周就被老师反映上课接话把儿,三个月后和同学嬉闹时破坏了班级的窗帘杆,半年后把抱着他不撒手的小女生抓破了脸......二、三年级更是变本加厉,作业记不全、完不成,被批评了躲到学校的某个角落半天不出来,更是在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离家出走......说实话,敲着这些字,我的心肝还有那么一点点的颤抖:我曾经养了一个什么孩儿呀!
在这里,本人非常羞愧地承认,自己是一名有十几年教龄的经验丰富学生评价还不错的老教师。您是不是心里顿时舒服了点儿,看吧,老师也管不好自己的孩子,问题还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难养了!“现在”两个字掉在地上能砸出一个坑儿!都是环境的错!
我曾经也这样认为,我无法理解,我怎么会把孩子养成这样!在经过无数个无眠之夜的反思之后,我得出了令自己心安理得的结论:我身体不好,焦虑急躁;我一直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育儿准则,三四年来带他见了足够的世面,他的表现是因为骨子里的遗传基因在发挥作用;我把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给了他,我甚至没有约会过,更没有考虑再婚。总之,不是我的问题。越这样想,越不平衡,甚至有时候开始恨孩子,恨他不争气,不懂得做母亲的艰辛。
常言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转机出现在四年级下学期转学后。新任班主任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女教师,在见到孩子的第一天,她温和地对我说:放心吧,我也是做妈妈的,你身体不好,孩子在学校出现什么问题,我一般自己解决,不会麻烦你的!天哪,这是什么神仙班主任,我心里的千斤重石一下就落了地。
或许是因为有了距离,加上新班主任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好,我也由原来出门上班时婆婆妈妈的千叮万嘱、不修边幅慢慢开始衣着得体、心平气和地上班了。邻居家听到我家爆发战争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昨天线上散学典礼结束后,班主任老师发来短信:孩子在本学期在各个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想请我给家长们做个小报告。转头看看孩子,他居然脸红了:妈妈,我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有时候作业记不全,字写得不好......我温柔地摸摸孩子的头:这一年,妈妈觉得你长大了,可以称作我们家真正的男子汉了,你知道吗?很多成年人也做不到轻易改变自己的不足,再看看你,变化多大呀!孩子使劲儿抱了抱我,我说:明天去找爸爸吧,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孩子使劲儿点了点头。
现在,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想着他在城市的另一边和爸爸、奶奶还有其他人享受着天伦之乐,心里是很温暖的,我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狭隘,剥夺了他的幸福。
好像有点跑题哦,不是说要分享孩子的逆袭之路吗?说了这么多,到底方法是什么呢?其实从开始写这篇文章到现在,我已经知道孩子变化的原因,那就是我这个做妈妈的变了。总结一下,在做家长的这条路上,我有自己的坚守和原则,有不断坚持的“六做”。
“六做”:
1.坚持和孩子一起读书。从怀孕8半个月胎教开始,我坚持给孩子读绘本、买绘本。家里的绘本算下来有几百本,很多被我反复读了几十遍。所以,孩子两岁多就认识了几百个字,更深的意义是,我把“书是有意思的”这样的观念潜移默化地种在了孩子的心里,包括他离家出走,有几次都是在书店里找到的,哈哈。
2.坚持带孩子旅游。从我和他爸爸分开后的暑假开始,每个假期至少有一次一周以上的旅游。我是城市第一代,家里的积蓄并不多,每次都是穷游,为的就是让孩子见世面,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当然更多的是培养他的担当,即为大家也为小家。等他上五年级,我们已经开始接触户外团,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加强,母子关系在他为我做更多事的时候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对这个世界的很多疑问也在户外团叔叔阿姨的专业解答中迎刃而解。回到家后他探索的欲望又回归到了书籍里。电子设备的吸引力自然少之又少。
3.坚持运动。“双减”政策施行以来,孩子的作业量少了很多,他有更多的精力读书、交友和运动。周内完成作业以后,我非常支持孩子约上同学到家附近的篮球场打球,周末我会亲自带他到距家一公里的东风渠晨跑、跳绳或者打羽毛球。这里需要说明,孩子玩伴在运动能力提高方面对他的影响要远超我这个家长,比如我教他跳绳半年不如同学一个早上教得好,所以孩子有一个喜欢运动的小伙伴很重要哦。
4.坚持让孩子做家务。开始有培养孩子做家务的意识始于我做手术。身体的不适让我深深担忧孩子的未来,万一自己倒下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怎么办?从医院出来,我非常果断地作出决定,只要是孩子能做的尽量让他做,哪怕他做的不好,我偷偷地再做一遍。所以孩子很早就会做简单的饭菜,其他家务活儿基本也都会做了。有时我会和他开玩笑:会做饭的孩子将来会交到更多会做饭的朋友,你们可以开个满汉全席,一边吃美食,一遍交流人生,多棒!作为成年人,我们深有体会,会做饭的人总是很受欢迎的。
5.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坚持从自身找原因。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这样的说法早就耳熟能详了。但您思考过没?您到底蹲下的是身体,还是姿态?回想当初,我批评孩子时,他小脑瓜垂得低低的,我以为他知道错了,但历史总是在重演,我也一次又一次地处于崩溃的边缘。现在想想,他哪是知错了,分明是被我吓住了,闷不吭声自保而已。所以,现在的我,当面对孩子让我恼火的事情发生时,首先想到的是,我要“离开”先以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然后坚决不生气地进行非暴力沟通。刚开始这么做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孩子不信任你,觉得你在装,甚至冷眼看你还能装多久,直到你冲他吼出来为止,很多家长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我真的没有吼出来,因为改变的决心足够大。后来,当孩子重新建立起对我的信任时,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
6.坚持做有正能量的事情。比如,我会以身作则坚持不闯红灯,不在背后说朋友的坏话,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坚持无论什么场合什么时候听到国歌响起立刻起立......
总之,你就是孩子的“小生态”“大环境”,你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迟早的事儿。
最后,附上小帅哥帅气照片一张,愿我们每一位辛苦付出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都心愿得偿,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