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殉葬。明朝皇室中,有不少殉葬的案例,有主动、有被迫。明朝将理学推向极致,极致之下产生了不少极端的行为,主动殉葬就是极端行为的表现之一。——唐靖王妃高氏在唐靖王薨逝后自杀殉葬。
- 长幼有序。长子及其子孙的继承权优先于次子及其子孙。——第五世新野王次子冒充长子袭爵,后冒充事发,遭夺爵。
- 人伦惨案。——第九世唐王,因为宠信嬖女,将长子、长孙囚禁,长子在囚禁中中毒而亡。
- 严格管控藩王,禁止藩王掌军。——第十一任唐王朱聿键,在明末乱局中,招兵勤王,被朝廷制止并由此被削爵。
- 人和很关键。南明之所以不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延续国祚,内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因。——朱聿键称帝,但靖江王、鲁王等各自为政,不听号令;臣下多为自己打算,与君上、其他大臣、甚至民间百姓争权、夺利,不能上下一心,共纾国难,如郑芝龙。
亲王
一、唐定王,朱桱,朱元璋庶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封。永乐六年就藩南阳府,十三年薨。
二、唐靖王,朱琼烃,定王嫡长子。永乐二十一年袭封。宣德元年薨。无子。
朱琼烃薨,王妃高氏尚未经册封,自杀殉葬,皇帝下诏封高氏为王妃。
三、唐宪王,朱琼炟,定王嫡次子。宣德三年袭封,成化十一年薨。
四、唐庄王,朱芝址,宪王嫡次子。初封舞阳王。成化十三年袭封,二十一年薨。
五、唐成王,朱弥鍗,庄王庶长子。初封颖昌王。成化二十三年袭封。嘉靖二年薨。二子俱夭,侄朱宇温嗣。
弘治中,朱弥鍗曾上书朝廷,请求在给予宗室成员谥时,一定要严加勘察,以免恶人得美谥。
正德中,因皇帝喜欢各处游乐,朱弥鍗曾作《忧国诗》,并上书请求皇帝选贤任能、励精图治。
六、唐恭王,朱弥钳,庄王庶三子。成化十五年封文城王。正德十一年薨。嫡长子朱宇温袭唐封,追封王。
七、唐敬王,朱宇温,成王亲弟文城王朱弥钳嫡长子。初封文城王。嘉靖四年进封,三十九年薨。
嘉靖中,太庙失火,朱宇温献金助修太庙,获赐玉带,加禄二百石。
八、唐顺王,朱宙栐,敬王庶次子。嘉靖四十一年袭封,四十三年薨。
九、唐端王,朱硕熿,顺王庶长子。隆庆三年封世子,五年袭封。崇祯五年薨。
十、唐裕王,朱器墭,端王庶长子。万历二十二年封世子。后以端王惑于嬖人,被囚遇毒薨,追封王。
十一、朱聿键,裕王嫡长子。初从裕王被囚。万历中封世孙。崇祯五年袭封,九年以勤王逾制,降为庶人,发凤阳高墙;十七年赦出。次年奔福州自立,号隆武。清顺治三年奔汀州,清军至,被执死。
崇祯五年,流寇势力大张,朱聿键献金修筑南阳城,又援引潞王之例,请求增兵三千人,朝廷不许。
崇祯九年八月,京师戒严,朱聿键倡议勤王,被皇帝下诏切责,命令他返回封地。事后,经部议,废为庶人,幽禁于凤阳。
崇祯十七年,福王立於南京,将朱聿键赦免释放。
顺治二年五月,南京降。朱聿键逃到杭州,遇镇江总兵官郑鸿逵、户部郎中苏观生,奉之入闽。南安伯郑芝龙、巡抚都御史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等,奉朱聿键监国。闰六月丁未,于福州称帝,定年号隆武,改福州为天兴府。进郑芝龙、郑鸿逵为侯,封郑芝豹、郑彩为伯,苏观生、黄道周为大学士,张肯堂为兵部尚书。
朱聿键虽称帝,实权却掌握在郑芝龙手中。当年八月,郑芝龙提议拣选战守之兵二十余万,但因粮饷不足,要求提前征收一年的税赋,并命令官员、士绅捐献俸禄、钱粮,征缴各地没有解送的钱谷。在此之外,又借各种缘由征收民间财物。横征暴敛,造成民间骚动。朱聿键多次催促郑芝龙出兵,郑芝龙都以粮饷不足推辞。久后,郑芝龙知道众议难平,乃请求以郑鸿逵出浙东、郑彩出江西。郑鸿逵、郑彩出兵之后,又以等候军饷推脱,行军百里而还。在这之前,黄道周知道郑芝龙无意出兵,自行帅军从广信趋婺源,兵败而亡。
是时,李自成兵败,死於通山。其兄之子李锦帅众向湖广总督何腾蛟投降,何部一时之间增兵十馀万众。侍郎杨廷麟、祭酒刘同升起兵收复吉安、临江。廷麟等请朱聿键出江右、请何腾蛟出湖南。知州金堡向朱聿键进言,说何腾蛟可靠、郑芝龙不可靠,请朱聿键放弃福建而入湖广。加上自称监国的靖江王朱亨嘉、鲁王朱以海都不听朱聿键号令,朱聿键决定出江西、湖广,授予金堡给事中职位,派苏观生招募军队。
十二月,从福州出发,驻建宁。广东布政使汤来贺运送饷银十馀万从海道而来。
第二年二月,驻延平。三月,清军取吉安、抚州,围杨廷麟于赣州。尚书郭维经出福建,募兵救援赣州。六月,清军克绍兴,鲁王朱以海逃入海中,福建震动。郑芝龙托言海寇至,撤兵回安平镇,航海而去,守关将士都跟着郑芝龙离开了。
七月,何腾蛟派使者迎接朱聿键,使者未至,清军已入福建。守浦城御史郑为虹、给事中黄大鹏、延平知府王士和死难。
八月,朱聿键出走,数日至汀州。
清军追至,跟从的朱聿键的官员四散逃奔,朱聿键及王妃曾氏被捕。后曾氏在九泷投水自尽,朱聿键在福州被杀。
十三、朱聿镆,朱聿键之弟。聿键被废,聿镆嗣位。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陷南阳,聿镆遇害。
十二、朱聿鐭 ,裕王嫡次子。聿键立,封唐王。清顺治三年十一月,立于广州,号邵武,逾月,清军至,被执死。
郡王
一、新野王。定王庶次子朱琼炜始封。第五世朱宙长子朱硕烨未袭而卒,朱宙次子朱硕燦冒充长子袭爵。万历四十二年,朱硕燦冒袭事发,时任新野王为朱硕燦庶长子,被降为辅国将军。万历四十六年,朱硕烨庶四子请嗣新野王爵位,朝廷不许,命其以奉国将军奉祀。
二、舞阳王。宪王嫡次子朱芝址始封。成化十三年,朱芝址袭封唐王。
三、三城王。宪王庶三子朱芝垝始封。正德六年薨。无子,除。
四、新城王。宪王庶四子朱芝坦始封。弘治十三年以罪革爵。正德十年卒。无子,除。
五、承休王。宪王庶五子朱芝垠始封。传五世。
朱芝垠为宪王继妃焦氏之子,焦氏非常喜爱这个儿子。每遇节庆之日,朱芝垠就召乐妇入宫玩乐。时任唐王朱芝址责问朱芝垠,朱芝垠出言不逊。焦妃听说朱芝址责问自己的儿子,愤怒异常,手持铁锤击打宫门,朱芝址闭门不敢出。朱芝垠与焦氏的弟弟焦璟告发朱芝址咒骂继母,经朝廷查验,朱芝垠、焦璟事属诬告且得知朱芝垠怠慢母亲、咒骂兄长的情况,朱芝垠被革去爵位,过了很久才得以恢复。
六、荡阴王。宪王庶子朱芝始封。第四世朱宙棨,万历十九年薨。无子,除。
七、颖昌王。庄王庶长子朱弥鍗始封。成化二十三年,朱弥鍗袭封唐王。
八、淅阳王。庄王庶长子朱弥铲始封。正德六年薨。无子,除。
明史诸王世表,将朱弥鍗、朱弥铲都记为庄王庶长子,应为误记,朱弥鍗袭唐封为长,则朱弥铲为次。
九、文城王。庄王庶三子朱弥钳始封。朱弥钳嫡长子朱宇温嗣唐封,郡爵不袭。
十、郾城王。庄王庶四子朱弥鈱始封。第三世朱宙桃,嘉靖三十七年薨。无子,除。
十一、卫辉王。庄王庶五子朱弥銄始封。第四世朱硕焕,嘉靖四十五年薨。无子,除。
十二、福山王。端王庶无子朱器塽始封。万历二十五年封,薨。
十三、清源王。端王庶六子朱器埏始封。万历二十六年薨。无子,除。
十四、安阳王。端王庶七子朱器埈始封。万历二十七年封,薨。
十五、宝庆王。端王庶八子朱器增始封。万历三十一年封,薨。
十六、永兴王。端王庶九子朱器培始封。万历三十八年薨。无子,除。
十七、永寿王。端王庶十子朱器圻始封。万历三十七年封,薨。
十九、德安王。端王庶十一子朱器?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