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动物笑谈
文 |
康拉德?劳伦兹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第五章。游复熙、季光容译。有删改。“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听懂鸟兽鱼虫的语言。生物学家劳伦兹借用这个传说,将给世人“谈谈动物的私生活”看成自己的责任,写了一系列科普作品,《所罗门王的指环》是最受欢迎的一部,课文《动物笑谈》是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题目中的“笑谈”是指动物本身可笑、有趣吗?此处可以结合第一段的内容,引导学生审清题目,明确作者所说的“笑谈”并非是动物本身。
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①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批注]
在文章开头,作者提到“趣事”,说说文中写了几件“趣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简单复述几件故事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出来。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
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
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批注]
“逗笑”“怪诞不经”“疯子”,这位动物观察者会有怎样奇怪的行为?原来研究“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方法怪诞不经”,“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豁达洒脱的性格。②有一段时间我正在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想要解释存在我心中已久的疑问。疑问是这样的:刚刚从人工
孵卵
器孵出的小雁鹅,总是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认作是自己的母亲,并且一心一意地跟随着她;但是水鸭子就不同了,凡是由人工孵卵器养出的小凫,总是极其羞怯
,难以接近,每次一出壳,就赶紧逃开,躲到附近的暗角里不肯出来。这是什么缘故呢?[批注]
问题的提出来自于细致的观察。③记得有次我把一堆水鸭蛋拿给一只
麝香
鸭代孵,小凫
的羽毛一干,也是马上就逃走了,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它们抓了回来。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孵,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批注]
猜想和假设往往是科学发现的“桥梁”。作者在做出猜想后,是如何从科学上验证的呢?“猜想”一词可以替换为“想”吗?课文旁批中强调的内容是教材编辑者希望能有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在此处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发出母鸭的叫声来安慰小鸭的实验。“猜想”不能用“想”,“猜想”更能体现猜测,并有待检验的意思,表现作者作为科学家写科普作品所用语言严谨,也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精神。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不过白鸭的叫声却和水鸭一样——这是因为农场的家鸭原是由野鸭驯养
而来的,在这段驯养的过程之中,野鸭羽毛的颜色和身体的形状都已大变,但是叫法却还保持原样。④我因此得出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
哞
哞
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
。⑤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
[批注]
假设需要实验去证实。作者为什么会成为小水鸭的“母亲”?他是怎么做“母亲”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引导学生在文段中提取信息,了解到作者通过模仿母水鸭的叫声,才成为小水鸭的“母亲”。这样做是为了证明作者的科学猜想。从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我把一窝待孵的水鸭蛋放在人工孵卵器里。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的猜想因此完全得到证实:新出世的雏凫
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却不知道母亲该像什么;只要会像母鸭一样叫唤,不管是只肥胖的北京鸭还是一个更胖的人,都成了它们的母亲。⑥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
匍匐
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批注]
这句调侃的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从中说说你对作者的认识。1. 作者揣摩小水鸭的内心活动,对于小水鸭像婴儿一样,对“母亲”需索不休感到很无奈,但又不忍小水鸭伤心。幽默的笔触,使读者感受作者与小水鸭之间的真挚感情。2.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极富耐心、爱心,毫无急躁和反感,是个慈祥、可爱、仁厚的长者。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⑦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的
需索不休
,[批注]
索取,求取。体现了小鸭子对母鸭的渴求,也感受到了作者与之的平等对待的科学态度。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想想看,我不但得蹲在地上爬行,还得不停地嘎嘎
地叫,这真不是好玩的。⑧不过为了探求真理,也只好忍受这种考验了。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
煞白
。[批注]
“我”“暗自得意”,人们“脸色煞白”,多么强烈的对比。可以感受到作者醉心于实验过程,不顾尊严,和动物打成一片,无暇顾及的“奇怪”行为,在他人眼中是多么的“疯癫”。⑨这自然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概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
原委
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
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呢?[批注]
写出了观光客的惊讶,表现了作者的怪诞不经,对动物、对科学非常执着。作者把他的疑问和研究过程娓娓道来,既向大众普及了科学知识,有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⑩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这得怪我养的那只黄冠大
鹦鹉
“可可”了。那年复活节前几天,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驯的鸟。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禁锢
所受的精神虐待
中恢复过来。最初它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受脚链的约束,可以随意行动;看到这只骄傲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的模样,真叫人觉得可怜。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
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批注]
可可被“我”收养后有什么变化?请你谈谈是作者在饲养可可时的哪些不同,才帮助可可可可了心理障碍?可可在被“我”收养之前是一直受脚链束缚,不敢飞翔的,生怕自己因脚链而受伤。在被“我”收养后,让它自由飞翔,待它像自己的孩子,它恢复了自由的天性,感受到了自由和温暖,变得有精气神儿起来。?晚上我们通常把它关在屋里睡觉,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及待地来找我。它聪明得很,不要多久,就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我了:首先它一定飞到我的卧房窗口,如果我不在里面,它便会去养鸭子的水塘里。只要是我早上要做例行检查的地方,它都会一一找到。这种追寻对它而言并不是没有危险,因为它如果找不到我,就会越飞越远,有好几次迷了路,回不了家。
[批注]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请体会一只鹦鹉的“神采奕奕”的深意。可可恢复了自由的天性,展露了它可爱的脾性,是作者对它的关爱使得它又像是在大自然中那样无忧无虑。因此,我的助手都知道,凡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就根本不能把可可放出来。?六月里的一个周末,我从维也纳坐火车回艾顿堡。因为天气好的时候,周末常有别的地方的旅客到艾顿堡来游泳,所以和我一起出站的人很多。我才走了几步,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只大鸟,在离地相当远的空中缓缓而飞,它的动作非常之慢,时而振翅,时而
滑翔
。一时之间,我完全不能确定这到底是哪一种鸟,说它是秃鹰,未免太重;说它是鹳
,又不够大,而且鹳在飞到这般高度的时候,颈子和腿应该还看得见才对。这时,它忽然歪斜了一下。落日的余晖
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批注]
一个感叹,两个反问,反映了此时“我”怎样的心理活动?作者在火车站看到可可,感到非常的吃惊。看到可可向远方飞去,作者知道可可又迷路啦。而在人员嘈杂的公共场合,作者想要叫住可可,又很为难,他怕别人看到他的古怪行为而受到惊吓。?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了。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从前我曾试过这样喊它,每次它都听话地回到我的身边,但是它现在飞得这么高,肯不肯听话就不知道了,因为鸟通常不喜欢直直地从上往下飞的。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批注]
揣摩此时作者的感受。在大庭广众之下,作者用尽全身力气,发出杀猪式的叫声,已经足以惊吓到身边的人们了。如果可可没有听到作者的叫声飞走了,作者担心周围的人会把他当做“疯子”送进疯人院。同时作者为动物着想、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又令人忍俊不禁。?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批注]
写出了旁观者的惊讶,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行为不同常人,对动物、对科学非常执着。可可伸开了翅膀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敛
翼俯冲
而下,只一下就停在我伸出的手臂上了。真是谢天谢地,我总算松了一口气。?又有一次,这只鸟的恶作剧把我吓了一大跳。
[批注]
写可可的“恶作剧”仿佛是在写一个孩子,着实可爱。作者妙笔生花,把故事叙述的如此有趣,读来实在是巨大的享受。我的父亲那时已经上了年纪,他最喜欢在我们房子西南面的阳台上睡午觉。我虽然很不赞成他在强烈的阳光下晒着睡觉,他却不肯让任何人改变他的老习惯。一天又在他睡午觉的时候,我忽然听见他在阳台上像个大兵似地大声咒骂起来。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
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批注]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写出了父亲对“可可”的恶作剧的愤怒之情和他的可笑之状,令人忍俊不禁。?“我的天啊,你是不是病了?”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批注]
表现作者对可可的智力水平十分认可。?这只鹦鹉还有一样好把戏,
[批注]
对于大鹦鹉可可的“好把戏”,作者持什么样的态度?作者与可可的相处方式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呢??可以跟猴子和小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比美,也许是因为它对我母亲的热爱而触动了灵机吧。夏天里,我的母亲只要在院子里坐着,总是一刻不停地织着毛衣。可可似乎很清楚那一团团柔软的毛线是干什么用的,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它总是
蹿
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
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要是没人在那儿打断它的好把戏,它就把整棵树都缠上鲜艳的毛线,叫你怎样也没法子再解开来。我们家的客人常常会在这棵树前一站半天,想不出我们为什么把它打扮成这个模样,也不知道我们是用什么法子把毛线缠上去的。
㈠字音字形
1.
哺
乳2.
嗔
怪3.怪
诞
不经4.
孵
卵5.
羞
怯6.
麝
香7.大相
径
庭8.
驯
养9.
哞
哞10.写照
11.
雏凫
12.
匍匐
13.需索不休
14.
嘎
嘎15.
煞
白16.原委
17.不
露
痕迹18.鹦鹉
19.禁
锢
20.
虐
待21.神采
奕
奕22.滑翔
23.
鹳
24.余
晖
25.
敛
26.俯冲
27.
蹒跚
28.
蹿
29.
柠檬
㈡字词释义
1.
嗔怪:
对别人的言语或行动表示不满。2.
怪诞不经:
古怪荒唐,不合常理。诞 :荒唐。经:常理。3.
大相径庭:
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4.
写照:
画人像:传神写照。引申为真实的刻画、描写。5.
雏凫
:
幼小的鸟。6.
需索不休:
索取,求取不停。7.
原委:
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8.
禁锢:
监禁,封闭。9.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