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自杀已经成为美国15-24岁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在中国,青少年自杀问题也日渐凸显。更糟糕的是,近十几年来,利用社交媒体、网络社群传播抑郁情绪,影响和诱导青少年自伤、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起源于俄罗斯的“蓝鲸游戏”,在网络上流传,已导致俄罗斯超过130名青少年自杀,甚至中国也有因此游戏自杀的个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家会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青少年追寻死亡呢?对网络自伤、自杀主题社群的调查发现,活跃的人群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被成年人理解、有过创伤、感到孤独的人。对他们来说,找到和自己价值观类似的人,他们会感受到未曾获得的被接纳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门诊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十四五岁的孩子,反复出现自伤行为和自杀企图。这些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怕父母知道了只会责骂自己,不与父母坦诚沟通交流。还有些父母则否认孩子的情绪问题,对孩子主动要求就医的回应是“心理医生都是骗人的,去看就会变成精神病人”,阻止孩子得到有效帮助。更有甚者看见孩子手臂上齐刷刷十几道刀割痕印,居然说“蚊子咬你了,把自己挠出这么多道印子?”正是因为不被父母关注和理解,甚至遭到父母的责骂和羞辱,使他们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和绝望。而他们在学校中,由于情绪低落和自卑,也常常离群索居或者孤立无援,甚至遭到校园霸凌。就像一个参与网络自杀游戏的女孩子在接受心理疏导时说的那样,她“想寻找的其实不是死亡,而是关注和温暖”。
对于有自杀倾向的孩子来说,寻求解决痛苦的方法,才是最为迫切的。父母需要做的是了解和理解他们的痛苦,和他们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去找到更好的减轻痛苦的方法,去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而不是否认和回避问题,那样只能将孩子推向更为痛苦和绝望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