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视频引起网友热议。
在视频中男子情绪失控大喊:"跟你处了两年,你家里要 30 万彩礼、150 万的房子,你还让我活吗?"然后动手打了女友一巴掌。
据男子的描述,事情的起因是男女谈了两年的恋爱,现在走到结婚这一步,女方向男方索要一套 150 万的房子和 30 万的彩礼钱。男方根本无力提供,多次协商未果后,只好跟女友分手。
据了解,女子此前四个月一直去男方公司闹,疑似女方家人动手打过男子。于是就出现了男子街头怒打女友的一幕。
此视频一出,评论区炸锅。
每一对结婚的和即将面临结婚的伴侣都会面临彩礼问题:要多少合适?要多了怕对方给不出,要少了怕体现不出女儿的价值。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子女结婚,父母负债"。中国的彩礼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婚嫁习俗,有人说它是陋习,有人觉得存在即合理。近年来"天价彩礼"的出现,一度成为人们的沉重负担。
前几年,河南省安阳市一位 67 岁的陈老汉和老伴,以一套在县城里购置的婚房和 11 万元礼金,给 27 岁的小儿子娶了亲。为此,老两口不仅用尽了毕生积蓄,还欠下了 20 多万元的债。没想到,就在新婚之夜,小两口为了这 11 万元礼金发生激烈争执,小儿子盛怒之下将新娘砸死,给两个家庭及社会都留下了巨大伤痛。
惨剧让人唏嘘,沉重的彩礼是始作俑者。
2017 年,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调查"天价彩礼"后,出炉了一张"中国彩礼地图"。
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几尺花布,到改革开放后的"三转一响",再到如今一些地方用百元钞票"称斤论两",国内一些地方不断加码的"彩礼"正在将一些普通父母压得喘不过气来。
彩礼要多少?
四万八、六万八、八万八、八万八、十万
还有上来就要万紫千红一片绿 ...
万紫:10000 张 5 元;千红:1000 张 100 元;一片绿:600 张 50 元,共计 18 万。
也有一些地方用百元钞票"称斤论两" 的,大多是三斤三两人民币,相当于大约 13 万 6000 元。
接着还有要"一动不动"的,一动是车,不动是房 ……
有人说:"嫁女儿又不是卖女儿!难道要一次性买断吗?"
也有人说:"只是一个礼节吧,谢谢爸妈养了这么多年! 你们这种没养过女儿的人啊 !"
提到规定彩礼数额,有人明确拒绝 ......
@小怪怪怪:
虽然我们遵从父母的要求给出了彩礼,但实际上我们也在默默抗争。我让男方家按自己经济实力给出一部分,缺多少,我们俩年轻人再省吃俭用能凑一点是一点,反正不久以后,我爸妈也会加倍返还。这样既做足了"面子",也体谅了双方父母的心情。
如果日后我成了父母,我不想再受制于彩礼旧俗,双方父母直截了当把钱给孩子作为婚姻祝福就好了,这一来二去累不累啊 …… 也不用强制规定我给多少,你也必须要给到多少,量力而行。最关键的是,双方父母要接受一点事实 : 儿女已经长大成人成家,自己享受天伦之乐就好,不要再有事没事插手干预给小两口的小家庭添堵啦!!!
@sunshine·H:
我能说,我今年出嫁,还是 0 彩礼吗?不过,我遇到的老公人特别好,在我们这个小城市,从 14 年开始实习后,攒了三年钱,到 17 年自己首付了一套房子,装修的时候我妈给他拿了 5 万块钱,然后剩下的都是我们自己上班的钱,到今年结婚,加上我的陪嫁和装修的钱,前后也给男方了将近 8-9 万的样子。结婚也是我们自己一手操办的,没花婆家钱。我娘家呢,也是觉得他比较靠谱,现在看来,确实是找对人了 所以对于彩礼这个东西吧,只要个人觉得,只要找对人了,比什么都好!
@罗小黑:
我没要彩礼,目前生活幸福,也没有出现评论中被瞧不起的情况。人们喜欢把一件事归因,不幸福就觉得是之前没要彩礼的原因,难道要了彩礼的后面都幸福的吗?我没要彩礼是我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彩礼要还是不要,要多少,应该考虑双方的家庭条件,互相商量着来,没必要为了这个伤了感情,那就得不偿失了。
也有人认为,虽然数字不好硬性规定,但彩礼必不可少 ......
@小幸运 1463:
结婚还是要彩礼钱比较好,我们那边一般 8.8 或者 10 万,但是只是转个手,女方父母是不要的,会还给女儿。没有彩礼,男方家可能会觉得这个儿媳妇不值钱,乡亲们也会议论纷纷。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五万还是十万,既给男方撑面子又给女方留后路,所以个人觉得可以提倡,不可硬性规定,以免弄巧成拙。
@荣荣:
你们看到了结婚前,男方的困难,没看到结婚后男方家庭的恶,和女方的无能为力,彩礼是你情我愿的事,也是缺乏感情基础的保障,这个不好用统一标准进行规定。
@多诺米:
彩礼多与少需要量力而行,不能不要,也不能漫天要价。
@黑白调のbird:
彩礼太高不合理,在农村里,彩礼的高低会影响之后婚姻的生活状态。人心易变,别过于神化生活中的男女之爱,爱不是抵挡生活中风风雨雨的唯一可能,大多时候掺杂了金钱看似不纯的爱情,会比爱本身更牢固。只要双方能在此事上达成共识,也无可厚非。
@Luhana:
现在的时代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圈,别让另一个人为你放弃本来可以过的生活,日常琐事别摊在一个人身上,女孩子想拼事业不想生孩子的时候请理解,毕竟 RMB 能带来大部分生活保障,有了保障,才有安全感。
彩礼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要理智对待 ......
@G:
彩礼和嫁妆都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还是得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来决定。彩礼是给女方家吃的定心丸,嫁妆是让男方家看诚意。只要真情实意,好好过日子,彩礼嫁妆不都是自己家的钱么,还分什么你家的我家的。
@徐:
彩礼不能没有但不可过多,门当户对,两厢情愿最重要吧。门当户对不仅仅指钱财,包括双方父母的世界观,家庭观,对人对事的看法都会比较趋同,无论是婚前事情的各种商量还是婚后生活都会比较容易给出一致答案。所以一定程度上门当户对是两厢情愿的潜在条件。个人经验祝大家都幸福呦,来自一个准妈妈的祝福。
@summer:
彩礼就害怕攀比跟风,建议根据家庭情况量力而行,我们结婚彩礼买了嫁妆,其余带回来了,也是两口的小金库;起码男方不会觉得结婚很容易,会更加珍惜婚姻。
@missouri :
结婚两年育儿一载,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吧,相恋多年感情深厚原本觉得谈钱很尴尬,但为了保持队形也适当讲了彩礼,在当地算中下等水平,父母添了一部分当作陪嫁,一起交到我们手里当作双方老人给我们的一份婚姻基金,既没有形成大的矛盾也没有造成家庭的负担。彩礼讲的是一个顺心顺意好彩头,是双方家庭第一次交锋和理想化恋爱着陆的第一站,身边很多彩礼问题处理不好会在婚姻开始就造成一个疙瘩、给未来生活留下隐患。其实早在西周就形成了完整的婚姻礼仪,形成了,形成了纳征送聘礼的习俗,女方家里要彩礼大多都是为女儿争一方位置争一处尊重,男方家里出彩礼也是给女方家里一份顺心达意,为了彩礼吵破脑袋甚至分崩离析肯定要不得,盲目攀比以至因婚致贫更是不可取,最好根据双方的情况有商有量,也借此考验一下两个家庭三观是否相合、小两口沟通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何。
2019 年,有人大代表建议,应该把结婚彩礼纳入到《婚姻法》当中,让法律来定极限,由此引发了各种争论。
2018 年,江西安义县出台了《婚丧礼俗指导标准》,其中,在结婚彩礼方面,鼓励党员干部试行"零彩礼"嫁娶,农村彩礼总数严格控制在 10 万元以内。禁止公开场合彩礼金上桌。
除了江西安义
多地都出台过彩礼的相关规定
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限定
河北涉县原曲村规定
结婚彩礼和购物总价不能超过 8 万
亲家坐席不超过 100 人
菜品不超过 12 道!
而且婚前还要在村里备案缴纳押金
如果办婚事违规,押金就不能退!
山西长治明确彩礼参考上限:
金额不超过 5 万元
去年 11 月,有媒体报道山西长治明确彩礼参考上限:长治市印发《意见》指出,各县 ( 区 ) 可对操办婚丧的彩礼、随礼、殡期等上限标准及其他礼俗作出具体规范,有关参考上限为彩礼金额不超过 5 万元;婚丧随礼,亲属不超过 200 元,其他人不超过 100 元;丧事殡期一般不超过 3 天。
河南濮阳发布婚嫁彩礼限高标准:
农村 6 万 城区 5 万
去年 1 月,河南濮阳市出台《意见》,明确规定了彩礼、礼金、酒宴等最高限额。农村婚嫁彩礼不得高于 6 万元,城区婚嫁彩礼不得高于 5 万元,公职人员本人及子女婚嫁彩礼不得高于 2 万元。亲属随礼农村不超过 50 元、城区不超过 100 元。
人民日报也谈天价彩礼现象:
让爱情和婚姻少些杂质、回归本真 ↓
男婚女嫁,
最该考虑的是人好不好、合不合适,
不能让物质条件成为幸福婚姻的绊脚石。
来源:湖北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