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坊(1492年-1563年),字人叔,一字存礼,后更名道生,更字人翁,号南禺外史。明朝书法家、 篆刻家 、 藏书家 ,明代 鄞县 (今浙江宁波)人。 嘉靖二年(一五二三)进士,除礼部主事。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诸家自魏、晋及明靡不兼通规矩,尽从手出。工于执笔,以故其书大有腕力。唯喜用枯笔,稍乏风韵。尤擅草书。故宫博物院有其嘉靖二十一年(一五四二)草书诗卷。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书古诗十九首卷。家藏古碑刻甚富,临摹乱真,为人撰定法书,以真易赝、不可穷诘。工篆刻,善画山水,不师古人,自成一家,兼写花卉。 丰坊玩世不恭,不拘法理,性情孤僻。
《自书诗》卷,明,丰坊书,纸本,手卷,纵33.4厘米,横772.5厘米,草书,124行。
丰坊《自书诗》卷释文
卷后有清范永祺题记。钤“丰氏人翁”、“南隅越客”、“晋云郡开国侯裔”、“丹山赤水”等印。收藏印钤“竹初寓目”、“□□珍藏”。 本文年款“丁未二月十四日”为明嘉靖二十六年,丰坊时年56岁。
此卷书法得二王笔意,多用枯涩笔,腕力沉着,然稍乏韵致。明詹景凤评其书云:“道生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诸家自魏晋以及国朝靡不兼通,规矩尽从手出,盖工于执笔者也。以故其书大有腕力,特神韵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