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遗爱网(黄冈市遗爱网捐赠名单)

url:http://paper.jmnews.cn/jmrb/html/2015-05/25/content_355025.htm,id:0 本报记者刘阳刚

与黄冈师范学院隔路相望的一栋建筑,是该市政府投资1.3亿元建设的大学生创业中心。三楼301约200平方米的工作室,是遗爱网创业基地。

5月6日下午,记者随我市考察团到该基地考察。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的公司总经理陈浩告诉记者,遗爱网在黄冈已经是名气较大的门户网站,他想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公司的业务和影响扩大到全省甚至是全国。

在黄冈,像陈浩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还有不少。成就他们创业梦的,是黄冈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6月启动实施的“黄冈·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计划”。

黄冈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校合作办主任屈凯军说,市校合作着力引进科技、人才和项目,形成了人才聚集的社会效应、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现代农业的特色品牌,为黄冈市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创业孵化基地成就创业梦

“创办遗爱网的目的,是想把遗爱网办成一个在黄冈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生活类综合门户网站。创业初期,我们仅有两三个人,租了几间民房艰难地开展网站的运营工作。”陈浩说。

2013年12月,黄冈市政府投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成投入使用,陈浩的公司正好符合享受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于是成了第一个进驻该基地的企业,基地三楼301工作室就成为了遗爱网新的办公和运营场地。

免房租、免水电,注册、孵化、融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让陈浩感到创业环境良好。“创业孵化基地不仅仅是3年免除十几万元房租、水电费等,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得到了基地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公司的影响力在黄冈迅速扩大,业务也有了很快的发展。”

陈浩举了一个例子:刚进驻基地时,办理一个证件遇到困难,他向基地领导反映,问题当天就得到解决。他说,基地就像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助飞器,很快把他们这个小公司推上起飞的跑道。如今,黄冈很多市民知道遗爱网,每天访问量在5万人次以上。

据屈凯军介绍,大学生创业中心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小微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子商务孵化器等创业平台,对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实行“零门槛、零收费、零干扰”,对入驻孵化器项目实行3年内“十免”。目前,已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102个,小微科技企业30家。

除此之外,黄冈市政府设立了首期5000万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5000万元创业专项贷款,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和小微科技企业发展。同时,与武汉珞珈投资基金合作设立2000万元“黄冈珞珈梧桐创业投资基金”,与北京约瑟基金合作设立2500万元创业投资基金,着力破解大学生创业面临的融资瓶颈。

市校合作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政府搭桥,高校以科技成果入股,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屈凯军说,黄冈三泰纺织、彩虹中南公司、尚塞服饰、雅比家纺等13家企业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合成立黄冈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电子纺织品等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有效提升了黄冈市服装产业的集群竞争力。

其中彩虹中南公司近年来与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投入200万元科研经费开展电子功能纺织品、水基型杀虫剂等产品的联合研发,校企合作采用“5+2”模式,即学校召集相关院系导师和学生形成专项小组周一到周五在校利用课余时间研究项目,周末在武穴厂房进行实践调试。

技术的突破带动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彩虹中南公司电热毯产品世界销量第一,纺织材料、杀虫剂等相关技术行业领先。

通过校企联姻,传统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的直接变身为行业领头羊。武汉理工大学延伸到行星公司的科研平台,开展非圆齿轮传动系统五项技术攻关,使该公司高端行星减速器成功替代了欧美产品。

市校合作推动黄冈市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2014年总数达到109家,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44%。

“一园八基地”打造发展平台

据屈凯军介绍,市校合作以央校、央院、央所、央企为依托,以政产学研合作为手段,重点推进“一园八基地”载体建设。

主要目标是通过三年努力,把黄冈建成全国100所重点高校的实践育人基地,每年接收全国高校实习实训大学生1万名,每年吸纳大学生就业5000名,每年支持大学生创业1000名。同时,每年引进或共建国家、省级科研平台30个以上,每年引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5个以上。通过坚持不懈努力,把“一园八基地”打造成人才聚集、科技创新的特色品牌,把黄冈建成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和全省大学生实习实训的示范基地,全省乃至中部地区人才就业创业的聚集区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

黄冈市校合作启动以来,在2013年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省邮科院等23所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全面合作的基础上,2014年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6所省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转化落地科研项目41个,共建省部级科研平台43个,92位专家受聘成为市政府智库成员,接收省内外近百所高校的2万多名大学生来黄冈实习实训,实现6000多名大学生在黄冈创业就业。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