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结尾的用法(结尾的用法是什么)

我们常说好的文章,一定是凤头猪肚和豹尾,好的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读者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主动转发和分享。

那么有哪些结尾方式,让读者自动分享和转发呢? 我给大家介绍下面6种:

一 总结点题结尾,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这是一种常用的结尾方法,在文章的结尾对全篇内容进行总结,再次点明主题,而且会升华,让主题更有深度,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比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结尾:

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倾国倾城呢,呼应了书名倾城之恋,这个倾国倾城并不是说绝色佳人的传奇故事,而是一座城的颠覆成就了两个人的爱情。

而结尾说圆满的收场,但也并不圆满,正如小说里写到:“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再比如结尾,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就像是繁华落尽归于沉静,那种苍凉的感觉,不由自主地升起来,结尾意犹未尽,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伤和惆怅,表面上是圆满的收场,实际上却是无比的苍凉。

文章《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无事》是这么结尾的:

余生照顾好身体,让心简单点,把从容和快乐请进生命里

结尾属于直抒胸臆,呼吁大家要照顾好身体,让心简单点。这样的结尾,言简意赅,又总结了文章的标题。更是一个金句,呼吁读者要行动起来。

再比如文章《爱我们的亲人,就是珍惜他们在身边的每一天》这样结尾。

爱我们的亲人就要珍惜他们在身边的每一天。

对亲人最好的思念,莫过于不徒留遗憾,将他们始终暖暖地揣在心间,始终微笑着向前。

结尾可以说是直接点明了标题,呼应标题对读者很有启发作用。

二 金句结尾,结尾金句总结,升华主题。

我们都喜欢金句,金句让文章更加出彩,让读者印象深刻。

在文章的结尾使用它,往往更能激发读者兴趣,并且很多读者读完后,想要引用文章中的句子来转发朋友圈,这个时候金句就大有所用。

比如说文章《再爱孩子,也要让他承受这4种苦》的结尾:

杨绛先生说,如果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教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今天吃的苦都铺成了明天更好走的路。

千万别在该吃苦的年纪让孩子选择安逸,舍得让孩子吃苦,他们才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结尾先生引用了杨绛先生的金句,再用两个金句来升华文章的主题。

可以说是让读者折服,忍不住想转发朋友圈。

三反问结尾,结尾使用反问强调主体。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肯定的观点,它比陈述句的语气更加强烈,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而且可以强调文章的观点和主题。

比如文章《年轻时候的毛泽东,从来不焦虑》是这么结尾的。

你如果也能做到,这样就不会再感到焦虑。

取而代之的是迫切想要自我改变的冲动,是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是达到目标时的激动心情。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有伟人在前面指路,还有什么好焦虑的?

这就是巧用反问句来结尾,有伟人在前面指路,我们并没有什么可以焦虑的。

也直接点出了“如何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是对抗焦虑的最好办法,对我们普通人来讲这样的方法也值得借鉴,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不需要焦虑,踏踏实实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四 引导行动结尾呼吁行动,激发共鸣。

这种结尾在情感文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在结尾起到一个呼吁的作用,引导读者如何去做。

文章《华为腾讯争抢毕业生,年薪200万,不吃读书的苦就会吃生活的苦》结尾是这样的:

有些道理你不让孩子知道,有一天就会为时已晚。

所以一定要告诉孩子。

我们之所以对你严格,是因为我们走过的路告诉我们学习是更容易走的那条路。

孩子越早知道这个现实,将来就越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请记住世间的路有千万条,但在你年少的时候读书是你最容易走的那条路。

这个在结尾就呼吁了,父母们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很重要。也呼吁了标题的后半部分,不吃读书的苦就会吃生活的苦。

五 名人名言,结果由名人名言强调观点。

文章中说的话不一定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名人说的话一定是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把它用来结尾,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文章《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的结尾是这么写的。

作家艾小阳曾写过这么一句话。

越是拼搏过的父母越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明白奋斗的艰难,人生的不容易,能将自己受过的苦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优良的学习思考习惯传承给孩子。

这种传承才是最好的家风。

结尾就是典型的用作家艾小羊的话,来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应了文章的标题。

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名人名言一定要跟主题相关,能够用来证明文章的核心观点,而不是随便一句话就可以引用。

平时我们可以多积累名人名言,如果没有合适的也可以用关键词在网上搜索。

六 自问自答,结尾用自问自答论证观点。

自问自答就是在结尾时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来回答,同时呼应了文章主题。

文章《接纳负能量是最好的正能量》是这么结尾的:

正能量是什么?

是当你愤怒的时候,能通过眼前的布满知道自己真实的期盼。

是当你沮丧的时候,能通过眼前的失败看到下一次的崛起。

当你觉得自己不完美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正走在更完美的路上。

接纳那些阴影,然后找到自己的光。

文章在前面部分讲的是负能量以及负接纳负能量的作用,结果也就回到了主题上来,回答了什么才是正能量,并用排比句式做了回答,让读者觉得有力量有深度。

6种文章的结尾方法,到这里就介绍完。

当然肯定还有好多别的结尾方法。

大家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边摸索和尝试,找到最符合自己的最得心应手的。

#我的2021##在看世界##2021生机大会#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