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播出时间(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的播出时间)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嘀嗒、哒嘀哒、嗒嘀嗒、哒嗒。”这段亲切的乐曲,是小时候叫“小喇叭”的少儿节目的开始曲。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56年通过收音机广播播出的对少儿广播的节目,时间在每天下午四点半,深受广大儿童喜爱,它伴陪着50后、60后、70后,甚至80后,整四代人走过美好的童年。

那时,电视还没有出现,即便是收音机也不是每家都有。

我家那时有台晶体管半导体收音机,是托别人用零件组装的,声音比较小,每次播放,都必须趴在跟前听。每天广播时间一到,我、还有邻居家的小朋友,就围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听“小喇叭”广播。

那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思想文化建设相当贫瘠,少儿读物非常少,小人书、连环画等,都是很少见的稀罕物,即便有,孩子们也无钱购买。而收音机广播,就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有声节目。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曹灿叔叔说的评书,都是非常受欢迎。

《战地红缨》等一批红色故事,就是那时连续播出的。“小喇叭”还经常编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歌曲,在孩子们中间传唱,象“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还有一首少儿歌我至今仍记得,名字不知道,歌里唱到“有那么一个星期天,我家的门口一拐弯,来了一位老奶奶在路边,走一步,挪一点,走了半天没多远,原来她是串亲眷呀,亲眷就在老马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歌词就是故事,很富有正能量。而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更是声情并茂,他借孩子们的口吻,讲述一些孩子身边的人和事,富有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的精神作用。

“小喇叭”的开通,在当时科技不很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很高,孩子们文化娱乐渠道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对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 在科技高速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孩子们更是生活在幸福的蜜罐里。越是生活好了,物质极大丰富了,我们越是要搞好对下一代的思想文化教育。 现在,社会上一些儿童文化影视、刋物作品很多,但收视率、收读率却很低,这一方面是作品的质量不高,吸引不了孩子,有些作品商业气息很浓,看着色彩斑斓、花里胡哨,但内容不乏粗词乱造。我曾翻看过一本外孙女的儿童刋物,厚厚的一本讲小动物的彩色连环画,但里边内容非常简单,文字很少,并且构图、语言粗劣。看似厚厚一本,但内容很少,可卖价却达二三十块钱。另外,现在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很重,“早顶星星上学,晚披月亮下课”那是常事,星期礼拜的还要不停地补课,哪还有时间看、读少儿节目。不少孩子都戴上小眼镜,成了“智商上的巨人,情商上的矮子”。目前,国家教育等相关部门,已出台措施帮孩子减负。但也要对文化作品市场进行整顿,严励打击那些发孩子财的奸商,还孩子思想文化的一片晴朗的天空。要培养、树立一批象当年“小喇叭”的节目,培养一批象故事爷爷孙敬修那样的人物,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正气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让孩子们的心境更干净纯洁,天空更蓝、阳光更灿烂。充分创作“小喇叭”似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工具,主动抢占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阵地。用“小喇叭”声音,传递正能量,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培养国家和民族合格的接班人而做出努力。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